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40~50歲的人助陽補充抗病力
字體
瀏覽人次:36320 返回列表

 

4050歲正值人生的熟齡期,正是抗老防病的轉捩點,中醫建議可以從大環境來「助陽」補充抗病力,小心腎虛早衰;西醫則著重養髮、護心,避免發胖、關節卡卡。

 

 

中醫觀點 順應節氣助陽,提升抗病力

4050歲年紀的人,自律神經調節開始走下坡,雖然還自認年輕,但事實上卻常是睡不飽或睡不好,下班後想熬夜狂歡也玩不起來,有加班賺錢的機會,更是無力、加不了班,假日要規畫度假卻提不起勁。

 

中醫師鄒瑋倫表示,在這個熟齡期的重要轉捩點,除了可運用蛤蚧、杜仲、菟絲子、胡桃仁、核桃、肉蓯蓉、淫洋藿、紫河車等中藥材來「助陽」提升抗病力,更可藉用一些與自然大環境、時間相關的簡便「懶人法」,達到「助陽」目的。

所謂懶人的「助陽」方法,是以人為「小宇宙」,順應外在的「大宇宙」,依《黃帝內經》時辰經絡之法,四季之中,冬季應早睡晚起,夏季不必睡太多,可晚睡早起;春、秋兩季則晚睡晚起或早睡早起皆可,藉時間變化與節氣,用外面的氣來補陽,切勿逆天而行。

 

補養腎氣與腎血

中華經絡美容醫學會名譽理事長、中醫師吳明珠表示,跨過4050歲的年紀門檻,應預防早衰和腎虛有關,在此期間,女性的卵巢是重要的抗衰老器官,為避免更年期太早來臨,建議應在月經過後,進行適當的補養;若是提早於45歲就進入更年期,容易出現胸悶情況,步入早衰。

 

在此年齡層的人宜留意,睡眠不可少於6小時,以免過度耗損而導致肝腎陰虛,容易出現大量白髮、甚至掉髮情況,眼睛逐漸老花了,骨頭與膝關節開始老化,有氣血不足的腎虧現象,因此,應留意補養腎氣、腎血。

 

中藥入菜調理體質

針對40

50歲的人的飲食調理,鄒瑋倫建議,可盡量以中藥融入菜餚的方式,不必一定要使用昂貴的藥材。衛福部中醫藥司公告215種源自《本草綱目》的「可同時提供食品使用之中藥材」,多為常見的各種蔬菜類、水果與果實類、五穀雜糧類、魚蚌蝦蟹類、禽獸類及其他類合法中藥材,像是龍眼肉、紅棗、黑棗、芡實、枸杞子、百合、荷葉、銀耳、山藥、生薑、菊花、陳皮、黃大豆、豆腐……等,即有足夠選項可運用於日常飲食入菜,達到抗老防病的食療效用。

 

她並舉例,坊間常見的鳳梨苦瓜雞,調味時可添加龍眼肉來取代味精;而黃、白菊花可用來煮排骨湯,白菊花可護眼、清頭目風熱、舒緩頭痛,預防中風,而黃菊花可養肝、保肝;不必每道料理都用紅棗、枸杞,即將進入更年期,身體漸走下坡的女性,常會有子宮肌瘤,不宜食用山藥等中藥進補,但可運用豆漿替代,以11的比例和水或高湯,同煮成豆漿火鍋,涮些肉片以及蔬菜來吃,一樣有效。

 

2大抗老防病茶飲

◆天麻丹參飲∕鄒瑋倫提供

材料:天麻5克、丹參5克。

作法:以500c.c.沸水沖泡藥材,燜泡10分鐘後即可當茶飲用,一天內可持續回沖。可從週一到週五連續飲用五天,週六、日休息停飲。

功效:天麻對腦部有益,4050歲的人仍在用腦耗神階段,天麻可幫助防止老化;丹參本身對心血管有益,腦部血液從心臟來,運用丹參可幫助心臟收縮力的強大,預防老化。

 

◆消遙茶飲∕吳明珠提供

材料:玫瑰花6朵、柴胡2錢、芍藥3錢、薄荷1錢、紅棗5個。

作法:

1.加水5碗,以大火煮開藥材後,再小火煮10分鐘即可當茶飲用。

2.也可將所有藥材放入茶杯中,沖入500c.c.的熱水,燜約3040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疏肝理氣,可以緩解口乾、口苦、脾氣暴躁、情緒不穩的狀況。感冒發燒者禁喝,腹瀉者停服。

 

西醫觀點 》抗老重點:養髮、護心

到了4050歲的階段,出現白髮、掉髮是老化徵兆之一,尤其是男性,會因而看來呈現老態,接近50歲則易因心臟血管問題而有猝死危機。榮新診所副院長、抗老化醫師丁綺文表示,這一年齡層的人抗老的重點在於養護頭髮、保護心臟,應留意控制好膽固醇血脂肪。

 

在頭髮的照顧養護上,丁綺文建議,要有好的清潔習慣外,在營養上應注重人體基礎抗氧化劑──維生素E的攝取,以使頭髮毛囊細胞獲得保護,帶油性的頭髮細胞膜才不會受到自由基的攻擊,避免頭髮變白、掉髮,平時也可按摩頭皮,或藉著每天梳頭一百下以上,局部促進血液循環,幫助頭髮抗老。

 

防中風、心肌梗塞,嚴控膽固醇、血脂肪

在心臟血管的防護上,則宜控制好膽固醇、血脂肪。丁綺文說,4050歲左右的人,社交機會仍多,如果睡眠不夠、運動不足,發胖速度會加快,血管內原本光滑的上皮組織易積存膽固醇造成堵塞,而壞膽固醇(LDL)累積在心臟的細小血管壁上易導致發炎鈣化而變狹窄,是急性心肌梗塞猝死的最大原因;發生在較年輕的人身上往往是冠狀動脈硬化,而發生在老人家身上則多為腦血管中風。

 

丁綺文強調,有家族病史的人最好要控制好血脂肪,油脂的攝取要講究,選用好油,也應避免高溫烹調。雖然膽固醇有高達70%是肝臟自己製造合成的,另30%來自直接吃進食物的部分,就應留意食材的選擇,減少飽和脂肪酸的攝取,更要避免吃入反式脂肪。

 

此外,在這個階段應有意識的建立起運動的習慣,先找出自己可以做得到且喜歡做的運動,持續每星期至少運動3次,每次30分鐘,若能養成星期15每天都做運動的習慣,抗老防病的效果會更好。

 

營養觀點 》避免發胖、關節卡卡

過了4050歲的階段,即將要開始邁入更年期(通常介於4555歲),郵政醫院營養師黃淑惠指出,一旦進入更年期以後,老化速度會加快。值此一階段,比較明顯的是頭髮變白,視力從原先的酸、澀、乾,更進一步退化為老花、視力減退,血壓開始上升,行動時關節會覺得卡卡,體重上升,更容易變得肥胖高血壓高血脂與高血糖三高危機即將出現。

 

黃淑惠表示,這時期就是中醫所謂「先天元氣退化、腎虛」的階段,和人體的排泄與荷爾蒙新陳代謝功能相關,並非腎臟本身問題。身體內的性腺荷爾蒙逐漸減少,全身新陳代謝受到影響,特別是女性,因此才會出現各種不同現象,在飲食方面,可以多吃些含大豆異黃酮的食物,如黃豆、山藥、花椰菜(白、綠皆可)等。

 

針對白髮問題的補養,可從補充鈣質、鐵質與優質蛋白質著手,但不要攝取太多源自動物性來源的食材,以免反而攝取過多油脂,造成血脂肪升高;可多吃含鈣、鐵豐富的食物包括芝麻、香菇、海藻;大豆則是植物性優質蛋白質,可多食用。在預防眼睛老花方面,建議可多攝取含維生素A、葉黃素、玉米黃素的黃色食材;預防黃斑部病變,則可多吃玉米筍、玉米、蛋黃與檸檬。

 

補充優質蛋白質、膠質食物

避免血壓升高,黃淑惠指出,在飲食上要限制避免鹽分攝取過多,減少鈉離子進入體內,也應減少肉類的食用量,改以豆、魚、蛋來替代。關節卡卡並非骨質疏鬆導致,而是關節囊液的潤滑不足,想要強化關節,應補充含葡萄醣胺與膠質的食物,例如動物性的蹄筋、含果膠豐富的蘋果、奇異果、芭樂等水果,以及蔬菜中的黑、白木耳與金針菇、美白菇等菇類。

 

進入更年期的開端,食慾會變好,新陳代謝率下降,更易發胖,尤其是腰圍肥胖。黃淑惠提醒,要避免吃熱量高的食材,飲食上的調整,優質蛋白質不必更動,主食的量可以減少,並將蔬菜水果的比例拉高。並非整天不吃主食,而是在餐次上作調配,例如在早上和中午一定要吃主食,以獲得基本能量所需,到晚餐則可減量或不吃,改為多吃些白天上班時不易吃到的蔬菜與水果。

 

用油則宜避開動物性油脂,選擇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或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比例好的油品,或在地的苦茶油、純芝麻油或進口的優質橄欖油;吃南瓜子、腰果等堅果類,可補充鋅、硒等礦物質微量元素抗老化,應留意堅果類雖屬於好的油脂,但依舊有熱量,應將其他用油減量或替換,以免變成吃入雙倍的油脂,反而發胖。

此外,保持作息固定,睡眠充足,維持良好情緒,再加上多運動,可以幫助新陳代謝率的提升,都是此一時期不可忽略的抗老重點。

 

抗老防病攻略

◆依《黃帝內經》時辰經絡之法,順應宇宙大環境與四時節氣「助陽」,不可逆天而行。

◆盡量運用中藥材融入菜餚,不必一定要找昂貴的藥材進補。

◆避免發胖、猝死,留意控制好膽固醇、血脂肪。

◆白髮、掉髮是老化徵兆,攝取足夠的維生素E,有助護髮。

◆每天梳頭100下以上,局部促進血液循環,幫助頭髮抗老。

◆講究好油,減少飽和脂肪酸的攝取,避免吃入反式脂肪。

◆建立運動習慣,做自己能夠做到的運動。

◆飲食方面多吃含大豆異黃酮的食物,如黃豆、山藥、花椰菜;限制避免鹽分攝取過多;減少肉類的食用量,改以豆、魚、蛋來替代;避免關節卡卡,應補充含葡萄醣胺與膠質的食物。

◆避免肥胖,少吃高熱量的食材;主食量減少,蔬菜水果占比拉高;用油選擇苦茶油、芝麻油或橄欖油;吃堅果補充鋅、硒等微量元素。

 

【本文摘自 常春月刊395期】

 

返回列表
活動看板 ACTIVITY

本期雜誌促銷

【電子雜誌】一年12期,優惠價1,500元,限時再贈3期~

我要訂閱

我要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