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清心毒 血循順暢不失眠
字體
瀏覽人次:42144 返回列表

養心之道,重在平靜,只有讓心氣變強之後,才能神志清醒,五臟六腑也會跟著強壯起來。

文∕鍾碧芳

 

在五臟中,「心」臟的地位最高,等於是一國的君主,掌管了人體最重要的精神意識與思維活動。從中醫的角度對應到現代科學,心除了是維繫生命的臟器之外,還進一步地廣納了大腦皮質及相關神經、內分泌等系統,統稱為「心系統」。

 

心的另一項重要功能,則是主管血脈,人體的血與經脈,都是由心來主導,就像一個幫浦,血液在此流通、交換,並自此分送到身體各個部位。由於心等於是人體氣血循環的發動機,因此,必須隨時掌握其律動是否得宜。一般來說,心跳過快往往是心氣虛的前兆,這時要多注意休息、調整心態;反之,若心跳過慢,就有可能是心臟疾病的後遺症,通常會伴隨著全身無力、氣短或胸口鬱悶等症狀。

 

心積毒會怎樣?

心如果出了問題,會影響全身的血液循環,而出現心悸、喘不過氣、稍稍一動就滿身大汗、左邊肩胛骨附近的肌肉也會變得僵硬,又會出現手腳冰冷的狀況。如果從季節來看,夏天則是最容易出現心症狀的季節,一天中則以日正當中太陽最烈的中午,最容易出現這類症狀。

 

現在夏天室內冷氣,室外高溫炎熱,內外溫差將近10℃,如果進入冷氣房前不先穿著長袖衣物,身體的皮毛血脈先受寒,血管收縮很容易影響心臟的運作,再加上冷飲,首當其衝的不是腸胃而是心肺,所以,中醫說暑傷心氣,在夏天會用生脈散(人參、麥門冬、五味子三味)來養心氣,預防中暑

 

由於輸送到大腦的血液是由心所控制,因此,心又與大腦息息相關,一旦心血不足或是心氣不足時,首先會影響的就是腦細胞的活力,這時就會出現思考與記憶衰退的現象,甚至還會有現瞬間恍神的症狀發生。日本大學醫學博士、義守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教授陳旺全指出,許多先天性心臟病如心臟瓣膜閉鎖不全、心臟病患者等,都會因為心氣虛弱而有思慮方面的疾病,同時,也有可能是後天生病後調理不全導致的心臟疾病。常見的三大類疾病原因與症狀如下:

 

心血管機能衰退︱心氣虛

【症狀】心悸、呼吸時氣短且虛弱、激烈活動後會冒汗、臉色蒼白、四肢無力且冰冷、唇口呈現青色。

【疾病】早期冠狀動脈硬化症、心絞痛、心律不整、心衰竭、休克、貧血等。

【常用中藥及藥方】黃耆、黨參、肉桂等;處方為養心湯、桂枝甘草湯、四逆湯等。

 

心臟血流量不足︱心血虛

【症狀】心律不整、常心悸有不安感、頭暈目眩、容易煩心、失眠睡不好,多夢且易健忘、口乾舌燥、五心(心臟及手掌腳掌掌心)煩熱、容易受驚嚇、嘴唇總是淡白色、手指冰冷等。

【疾病】貧血、血色素不足、精神官能症、缺血性心臟病等。

【常用中藥及藥方】當歸、阿膠、桂圓肉;處方為歸脾湯、天王補心湯。

 

心臟血液循環不順暢︱心血瘀阻

【症狀】心痛、心悸、左手出現麻木感、休克、頸部時而僵硬、嚴重者會造成四肢冰冷、眼睛嘴巴指甲出現青紫色、胸悶、呼吸不順暢、頭痛、常做夢等。

【疾病】心絞痛、心肌梗塞、癲癇、腦血管疾病、冠心病等。

【常用中藥及藥方】桂枝、薤白、桃仁、紅花;處方則為血府逐瘀湯、瓜蔞薤白半夏湯。

 

清心毒4

心的生理功能與精神情志的表現在中醫上,則為「喜」,當表現出喜悅的情緒時,透過釋放的能量,可以產生動力,支配身體的活動,進一步就能提高大腦及整個精神系統的活力,並充分發揮出潛能。「不但可以提高腦力與體力,讓人感到生活和工作中充滿樂趣與信心,做起事來也能更加準確、輕鬆與敏捷。」台北醫學大學傳統中醫科婦科主任陳玉娟解釋「心」與「喜」的關聯性。

 

不過,從另一方面來看,如果太過於喜,也可能會導致心悸慌張、失眠多夢,甚至出現神志錯亂、喜怒無常等現象,久而久之就會出現精神與心血管方面的疾病,嚴重時還可能造成中風,這也是中醫所謂「過與不及」,凡事必須採行中庸之道的原因。

 

1、保持心平氣和,閉目養神

夏天的養生重點就是養心,但由於天氣過熱,常會令人心煩氣躁,愈煩就更熱,因此,會產生許多精神性的症狀,這時,若懂得「心靜自然涼」的道理,自然就能調節心情。

從西醫的角度解釋,當在心境平和的時候,交感神經的興奮度會下降,身體分泌的腎上腺素就會跟著下降,使得代謝變得緩慢,心跳速度也會降低,這時燥熱感就會減輕許多。

每當心情煩躁的時候,建議可以深呼吸一下,接著閉目養神約510分鐘,慢慢沉澱心情並排出心裡的雜念,緩緩調節自己的情緒,這也是養心的首要工作。

 

2、下午1點到3點,午睡半小時

睡得好,健康自然好。由於心是主宰睡眠的主要器官,只有在心氣舒暢、神情穩定下,才能安然入睡,不易被驚醒;反之,如果心中始終懷著白天上班時的壞情緒,睡眠品質一定差,甚至容易出現失眠的症狀,週而復始,便容易傷心。

中醫認為,夏天午睡是養心的一個好方法,尤其是中午陽氣旺盛的時候,更需要多休息來養陰,特別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可以降低心肌梗塞死亡的風險。而下午1點到3點,是陽氣最盛的時候,這時也是午睡的最佳時機,但切忌貪睡,小睡一下就好,大約半小時就足夠了。

至於夜晚若有失眠現象的人,可以在平日按壓手上的勞宮穴(手掌中央)與腳上的湧泉穴(腳底中間凹陷處),如此,能達到治療失眠的功效,也能讓睡眠品質變得更好。

 

3、吃紅色蔬果類,清熱解毒

在飲食上,夏天最好多吃瓜果類蔬果,以清熱祛暑氣,例如西瓜、綠豆、甘蔗、冬瓜、黃瓜等,都是不錯的選擇。至於五穀類則可以紅豆、蕎麥、燕麥為主食,搭配紅色蔬菜類,如番茄、紫菜、韭菜、洋蔥、苦瓜、金針菇等;肉類的選擇上,則以鴨血、牛肉、鯽魚、鰻魚等為佳;水果可多吃龍眼、蘋果、柿子、葡萄等。

 

4、少量多飲,補充水分

夏天容易出汗,會令體內的津液量變少,因此,必須及時補充水分,至於飲水量則可控制在2000c.c.左右,如果活動量大、出汗量多,則需要再多喝一些。只不過,水分補充也需有方法,一下子喝太多對健康不好,最好是將2000c.c.的水分次飲用,且睡前3小時內不要喝太多,以免影響睡眠品質。

 

養心就要這樣吃

【養心紅棗湯】

材料:紅棗6顆、黨參10公克、桂圓20公克、豬心半顆、燕麥30公克、鹽少許。

作法:

1、先將豬心洗淨切對半,汆燙去血水。

2、將桂圓、黨參、燕麥洗淨泡水,加豬心煮約2小時。

3、瀝掉浮油後,加入調味料,即可食用。

吃法:13次,可當主餐。

作用:可清熱養陰、益氣健脾,對經常感到心悸、煩躁、頭暈、睡眠品質不好等人都有用,也可改善便祕

禁忌:糖化血色素過高者少用。

 

 

【養心竹笙湯】

材料:竹笙20公克、蓮子30公克、絲瓜50公克,高湯少許、鹽少許。

作法:

1、先將竹笙泡軟,切成小塊;蓮子洗淨去掉蒂心;絲瓜削皮切小塊。

2、將竹笙與蓮子先下鍋,以小火燉煮約20分鐘之後,加入絲瓜與高湯一起煮燉,起鍋後加少許鹽即可。

吃法:12次。

作用:身體虛弱、心血不足、腸胃功能障礙、食不下嚥者、有慢性疾病如三高(高血糖血脂血壓)者皆可用。

禁忌:無。

 

【本文摘自 常春月刊373期】

 

 

 

 

返回列表
活動看板 ACTIVITY

本期雜誌促銷

【電子雜誌】一年12期,優惠價1,500元,限時再贈3期~

我要訂閱

我要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