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歲的范先生曾經因糖尿病、肥胖和腎功能不佳,健康狀況岌岌可危,體重一度高達120公斤的他,因工作繁忙加上要照顧年邁父母,經常延誤回診,也沒有規律吃藥。直到2018年,出現手麻、背痛,甚至只能蜷縮在床上才能勉強入睡,送醫後竟發現是心肌梗塞發作,緊急裝上2支心導管支架才撿回一命,還意外查出早期肺腺癌。
這些驚險經歷,讓范先生徹底警覺,開始配合醫師規律治療,穩定服用慢性病藥物,並積極控制血糖與體重,如今已減重近30公斤,體重降到
「血糖高+肥胖」是雙重健康炸彈
根據衛福部統計,心臟疾病長年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二位,每年超過2.3萬人因此喪命。台灣心肌梗塞學會理事長、北醫附醫黃群耀教授指出,當糖尿病合併肥胖時,等於代謝系統全面失衡,會造成血壓升高、血管受損,進一步引發栓塞,讓心臟與腎臟負擔大增,心衰竭、心肌梗塞風險比一般人高出5倍,冠心病、心血管疾病風險也翻倍。這種「糖胖症」不只危害心血管,還可能增加失智、截肢與憂鬱風險。
台灣大約有250萬名糖友,其中近8成同時有肥胖問題,但僅約3成積極減重。黃群耀表示,美國糖尿病學會(ADA)已將「控糖、減重、保護心腎」並列為治療三大核心,臨床醫師在選藥時,必須同時考量血糖、體重與心腎風險,才能真正降低病人長期威脅。
及早介入,才能拆除健康炸彈
黃群耀說明,目前臨床上,GLP-1類的藥物、GLP-1/GIP雙效的藥物,以及SGLT2抑制劑,是具代表性的多效益選項。其中被許多減肥人是用來瘦身的GLP-1藥物,除了控糖與減重之外,還能降低中風、心肌梗塞及心衰竭等重大心血管事件風險近三成,並延緩腎功能惡化;而SGLT2抑制劑則透過腎臟作用,幫助降糖、減重並保護心腎;至於GLP-1/GIP藥物的心腎保護數據仍在累積。
黃群耀強調,血糖和肥胖就像難兄難弟,會互相影響並惡化。研究顯示,只要減重5%,就能看見健康效益;若能減重15%以上,更可能逆轉糖尿病、脂肪肝,降低心血管疾病與死亡風險。隨著治療與藥物進步,患者只要積極面對、配合醫師治療,就有機會逆轉疾病,遠離「糖胖共病」的健康炸彈。
、(記者李政純,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你每天喝的「這些湯」恐是膽固醇飆高真兇! 醫曝隱藏地雷:喝1碗等於吃2碗白飯
.78歲川普一天12罐可樂、愛吃漢堡,肥胖卻沒脂肪肝、血糖也正常! 醫驚曝:這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