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泡湯,冬天養生首選
字體
發佈日期:2017/12/25
瀏覽人次:31064 返回列表

 

文/梁惠雯

 

隨著天氣轉涼,各知名溫泉景點已經開始湧進人潮,泡湯該如何泡,才有益健康?振興醫院復健醫學部物理治療師陳子敬指出,溫泉對人體的療效,主要是隨著水溫、水壓力及浮力,還有溫泉中的化學成分而來,可以改善肺活量、促進血液循環、放鬆肌肉、增加關節活動度、減輕疼痛等。

 

減重、美肌、除酸痛,泡湯好有效

 在水中活動時,由於水有阻力會比平時更容易消耗熱量,因此,還可達到減重的目的;溫泉中的化學成分,也有促進皮膚新陳代謝及軟化角質等作用。有些術後病人,在傷口癒合後泡溫泉,可有軟化疤痕組織、增加筋膜延展性及關節活動度等好處。

 

泡溫泉水溫以3840℃為最舒適的溫度,每次浸泡以510分鐘為一個循環,然後起身休息再泡,一次約泡23個循環(約為半小時到45分鐘),即可加速新陳代謝,並有效消耗能量。

 

先暖身再下水,從腳開始泡

 

陳子敬表示,泡湯的時間和溫度需要視個人的體能狀態而定,有些人可以適應冷熱交替,體能不好或是年紀大的人,就建議以熱水池開始、熱水池結束為佳,如此會是比較舒服的泡湯狀態。

 

冬季泡溫泉,水溫與環境溫差大,下水前,最好先做伸展操暖身,或是先做淋浴,讓身體適應水的溫度再入水;同時也要從腳開始往上浸泡,以免血壓突然升高,心臟負荷不了,恐造成頭暈或休克。

 

泡溫泉,明顯改善關節炎、神經痛

台灣溫泉主要劃分為三大類,一為大屯山系,如北投,是屬於硫磺泉;二是中央山脈兩側的碳酸氫鈉泉;三是遠離中央山脈的平原區,如台南關仔嶺的泥浴。以成分來說,是以碳酸泉為多,若以酸鹼度區分,只有大屯火山溫泉區、綠島溫泉,以及龜山島溫泉屬於酸性,其餘地區都呈鹼性、弱鹼性或中性,其中,又屬弱鹼性居多。

 

溫泉的各種功效早已被各界證實,尤其是肌肉骨骼方面的疾病,像是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等)、肌肉酸痛、肌腱炎等,都能獲得顯著改善,對於神經痛、週邊循環較差者也有幫助。

 

美人湯,養顏美容

部分溫泉成分還特別有「美膚」效果,像是大屯山系的硫磺泉,因能改善慢性皮膚病症狀,也有鎮痛止癢功效,而被稱為「保養之湯」;烏來、礁溪、知本等地的碳酸泉,則俗稱為「美人湯」,泡後皮膚會有滑膩感,能美白、養顏美容;而台南關仔嶺的泥浴,則可讓皮膚吸收許多礦物質。

 

泡溫泉好處多多,然而也有不少值得注意的地方,例如:不宜長時間連續浸泡,還要隨時補充水分;起身後,由於池水高溫會加速新陳代謝、消耗能量,容易使人感覺虛弱、飢餓與疲勞,此時可補充些低卡食物,像是芭樂等。

 

陳子敬特別提醒,太累的時候也不宜泡湯,因為累的時候需要的是休息與睡眠,如果跑去泡溫泉,很可能會使得身體感覺更虛、更沒能量。

 

SPA水療,減壓放鬆肌肉

坊間許多SPA水療,也是近來流行的泡湯休閒方式,但必須特別注意水的強度。以水柱型來說,由於水柱的持續性衝擊,就像是重覆做「快速拍打」的動作,對於有關節發炎或是椎間盤突出問題的患者來說,可能會誘發疼痛,或是不知道自己有這類潛在問題,在強力水柱衝擊下,就會出現傷害。

 

陳子敬說,水柱型SPA必須避開臉部、頭部、腹部、脖子、頸椎等處,可以使用在屁股、大腿等「肉多」的地方,具有按摩效果,但也不宜超過1分鐘。民眾如果在使用後感到疼痛,在急性期需以冰敷處置,倘若2天後症狀仍未緩解,就必須求醫。

 

至於水瀑型和氣泡型都是屬於較為緩和的水療,後者甚至可做為慢性疼痛患者的輔助療法,利用氣泡浮力讓膝蓋、腰椎等承重關節獲得支撐,達到減壓效果,同時也能放鬆肌肉,並促進局部循環。

 

泡湯10大必知事項 

1.酒醉飯飽不宜泡湯,飯後40 分鐘才可泡湯,否則會消化不良。

2.泡湯前先沖洗身體,衛生第一。

3.結伴同行相互照應,慎防滑倒,安全第一。

4.如有開放性傷口、皮膚病、感冒、眼疾等不宜泡湯,以免發生感染。

5.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宜全身浸泡,且忌高溫,若在冷水池與熱水池交替浸泡易有危險。

6.高溫池(40℃以上)全身浸泡不宜超過2 分鐘,但可以間隔開來多次浸泡。當全身週邊血管擴張時,血液集中於皮膚表面,且會導致心臟、大腦缺血,造成暈眩或中風,一般而言,40 分鐘內不要浸泡高溫池超過3 次。

7.個人池需光線充足、通風良好,年長者不宜單獨泡湯。

8.湯館內應有救生員隨時巡視,並適度的提醒湯客,現場也要設置急救後送系統。

9.泡湯後,不需另外使用肥皂,以溫水沖洗身體即可,並應使用乳液保養乾燥無油的皮膚。

10.泡湯後要注意保暖,避免著涼,多喝溫開水,補充泡湯時的大量流汗,並多休息。

 

各溫泉泉質及功效

◎硫磺泉:具有濃厚的硫磺味,呈黃褐與白濁色,俗稱「臭蛋泉」,有舒緩疲勞、止癢、解毒的功效,是慢性皮膚病的有效療湯,所以又稱為「皮膚之湯」。

 

◎碳酸氫鈉泉:又被稱為「美人湯」,多泡幾次肌膚會感到光滑細膩,對治療燒傷、刀傷也有效;飲用的話,還能治療胃腸方面的小毛病。

 

◎單純碳酸泉:又稱為「蘇打泉」,具有天然冒出的氣泡,能讓泡湯者身體感到暢快感。

 

◎食鹽泉:鹽分含量高,對於手腳冰冷及婦人病症、糖尿病過敏性支氣管炎、貧血、坐骨神經痛等有改善效果。

 

◎單純泉:是一種對身體剌激較少的緩和性溫泉,十分適合高齡民眾使用。此種溫泉能促進血液循環,有鎮痛作用,並能抑制發炎現象,加速組織功能的修復,對中風、神經痛等疾病有溫和的療效。

 

◎鐵泉:又細分為碳酸鐵泉、綠礬泉、含鹽化物鐵泉等3種,最特別的是泉水湧出的時候,呈現像一般水一樣無色、透明,但被氧化後,水色會變成褐色的。

 

◎硫酸鹽泉:又細分為正苦味泉、芒硝泉、石膏泉等3種,它不是無色,就是呈淡黃色,並摻雜著些許苦味。

 

◎酸性泉:酸味濃,喝起來刺激性很強,具極高殺菌力,但不能浸泡太久,以免得到反效果。

 

◎明礬泉:多從火山地帶湧出,飲用後,感覺帶著強烈的澀味、酸味及金屬味。

 

◎泥泉:泉水呈現灰黑色,有去角質以及殺菌作用,為天然的美容聖品,全世界僅見於台南關子嶺、日本鹿兒島、義大利西西里島等3處。

 

 

【本文摘自 常春月刊382期】

返回列表
活動看板 ACTIVITY

本期雜誌促銷

【電子雜誌】一年12期,優惠價1,500元,限時再贈3期~

我要訂閱

我要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