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你吃的是好糖還是壞糖?
字體
發佈日期:2017/08/11
瀏覽人次:50332 返回列表


每天吃進肚子裡的食物,多多少少都含糖,你知道糖有好壞之分嗎?另外,即便是好糖,吃多了,也會變成壞糖,因此,不但要小心選擇,也不要攝取過量。

文∕黃宛

 

甜甜的幸福,是糖給人的甜蜜感覺。戀人送巧克力表達愛意、大人獎賞小朋友時,也用糖果表示,台灣婚禮習俗也說:「吃甜甜、生後生(兒子)」,糖總是在愉悅的場合增添氛圍。

 

天氣冷颼颼的,在戶外活動或行走時,總想來一杯溫溫的含糖飲料,讓整個身體都暖和起來,更有活力。因為糖可以刺激身體分泌腦內啡、血清促進素等神經傳導物質,使人感覺舒適、鎮定。不過,吃過量會對身體造成哪些傷害?糖的種類這麼多,吃哪一種比較健康?

 

吃太多糖,危機四伏

1體重過重:哈佛大學公衛學院一項針對超過33,000名美國民眾進行長達數10年的大規模研究,首度產生明確證據顯示,含糖飲料會與影響體重的基因產生交互作用,造成飲用者在遺傳外的肥胖風險大增。體重過重可能引發的代謝症候群糖尿病血脂心血管疾病,已愈來愈失控。

2、增加癌症風險: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研究員針對60,524名男女進行14年的研究,發現每週喝2次以上含糖汽水的人,罹患胰臟癌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出87%,有可能是汽水含糖量高,因此增加了體內胰島素濃度,促進胰臟癌細胞生長。

3、加速老化:已有科學家不斷提醒,攝取過多糖分,體內會產生「蛋白質醣化」,破壞肌膚中的膠原蛋白與彈力纖維,使之硬化進而斷裂,皮膚鬆弛、長皺紋等老化現象接踵而至。

4蛀牙危機:糖是碳水化合物,吃進嘴裡時,會跟口腔裡的細菌發生作用而產生乳酸,進而腐蝕牙齒,若沒有勤刷牙,保護牙齒的琺瑯質就會慢慢腐蝕掉,形成了蛀牙。

5、攝取過量的糖會上癮。

6、影響其他營養素的吸收。

 

如何聰明吃糖?

不過,糖也非萬惡之首,羅東博愛醫院營養師黃守邦表示,糖也有分「好糖」和「壞糖」,是以代謝後是否會提供熱量外的額外影響去作定義。

▋壞糖:果糖就是「壞糖」的代表,高果糖糖漿由玉米提煉,是種葡萄糖和果糖組成的混合糖漿,會增加血液中的三酸甘油酯,降低胰島素的敏感度,也會影響瘦素和飢餓素的濃度,且會出現高尿酸、脂肪肝的症狀,導致肥胖和新陳代謝症候群等疾病。也因目前市售的食品中,使用高果糖糖漿的食物很多,因此,在可以選擇用糖的情況下,應避免選擇添加高果糖糖漿的食物,減少過量攝取的機會。

 

▋好糖:冰糖、砂糖、黑糖等蔗糖類,則是另一類常見的糖,相較於果糖,蔗糖類直接形成三酸甘油酯和體脂肪的機會較低。大家較為熟知的是白砂糖,常用於一般料理中增添風味,適量的糖甚至可取代味精;冰糖也常用於烹調食物,煮肉類、海鮮有提味效果,且常用於燉煮甜品;而黑糖的特殊風味,可用來製作甜點,就像黑糖糕是許多人喜愛的糕點。這種褐色砂糖含豐富的無機鹽和維生素,具補血、破瘀等功效,特別適合於產婦、兒童及貧血者使用,冷冷冬天來杯黑糖薑茶,暖心又暖胃。

 

好糖過量,變成壞糖

黃守邦營養師特別提醒,即便是好糖,過量了,也會變壞糖。世界衛生組織(WHO)和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建議,糖分的攝取量,為每日總熱量攝取量的10%或以下。舉例來說,若以每天消耗2000卡路里來換算,每天的糖分攝取量便不應超過50克,以坊間販售的飲品來說,一杯全糖飲料,很可能就超過一天的建議攝取量。

 

減糖之外,也要試著看懂營養標示,了解食物中所含糖量及含糖的種類,且最好是由天然食物中,像水果、奶製品等天然的含糖食物,去調味取代糖的添加,食物的真原味不但較天然,也才能吃進多元的營養素。

 

 

【本文摘自 常春月刊371期】

返回列表
活動看板 ACTIVITY

本期雜誌促銷

常春月刊二年24期,優惠價3,600元

我要訂閱

我要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