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心血管患者晨間運動前,先服藥
字體
發佈日期:2017/11/21
瀏覽人次:34229 返回列表

 

 

文/丁彥伶

 

每年的冬季是中風心肌梗塞發作的高峰期,尤其近來幾波冷鋒過境,氣溫驟降讓許多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病情起伏不定。提醒銀髮族,如果有晨起運動的習慣,當寒流來襲,最好避免出門,在家運動筋骨就好,或是等到太陽露出臉、溫度回升之後再出門,並做好保暖的工作以及服用降壓藥物。

 

氣溫驟降易引發心血管疾病

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台灣血壓學會秘書長王宗道表示,台灣冬天氣溫雖然普遍不冷,但是國內有許多高血壓患者交感神經過度活化,很容易受到早晚溫差大的氣溫變化引起血壓波動,導致每年秋冬就有許多人發生中風或心肌梗塞等不幸事件。

 

因此,王宗道提醒有高血壓的民眾注意,雖然運動對健康有很多幫助,但是當有冷氣團報到時最好少出門,或是等到天亮溫度上升後再出門,並且記得先量血壓,建議祼露的頭、頸部要戴上帽子、圍巾、手套來保暖。另外,不只運動前要暖身,出門前也要先暖身,在家裡先做些緩和運動,把身體先「熱機」好再出門,才不會一吹到戶外冷風,就發生血管劇烈收縮的危險。

 

心血管疾病患者兩大風險特色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洪惠風提醒,高血壓是「無聲的殺手」,發生時大多沒有特別症狀,等到覺得心悸、頭痛、冒冷汗時,通常血壓都已經飆到非常高,因此,心血管疾病患者一定要注意兩大風險特色:

 

特色1:部分患者的血壓在早上有特別高的情形,稱為晨間高血壓(Mo r n i n gSurge)。根據研究和臨床顯示,有部分的高血壓患者,在早上的時候血壓可能會驟升,收縮壓甚至超過30毫米汞柱,而血壓的驟升相對的也使得清晨發生心血管疾病的比例和死亡率也都會增加。

 

特色2心臟病猝死及中風事件發生在早上的機率也特別高,洪惠風表示,統計顯示,心臟病猝死及中風好發時間在早上6點到中午12點之間,所以,在早上中風及心臟病好發的時段中,高血壓患者一定要特別注意。

 

服用藥物後再出門運動

有心血管疾病的銀髮族,應先服藥後再出門。洪惠風說,很多老人家常常習慣清晨45點就出門運動,而這個時間往往和醫囑上「早餐後服用」的服藥建議有差異,所以,很多人也習慣出門運動後,用完早餐再服藥,但這是不正確的。

 

要特別注意的是,降血壓藥物的服用時間要先和醫師討論調整好,洪惠風提醒,有些醫師會安排患者睡前服用降血壓藥,以預防睡夢中發生晨間高血壓,有些則是安排在起床後服用,為了讓降血壓藥能發揮最大的功效,建議患者和醫師討論哪個時段服用降壓藥物最適合個人的高血壓起伏狀態。

 

王宗道提醒,國人在冬季很愛進補、吃火鍋,這些都是口味重、鹽分很高的食物,也是引起高血壓很重要的因素之一,所以,進食的時候,要注意不要加入太多調味料、少喝湯(避免攝取過多鈉鹽),如果血壓持續控制不佳,應就醫詢問醫師是否要換藥或調整藥物,才能平安渡過秋冬發病的高峰期。

 

【本文摘自 常春月刊382期】
返回列表
活動看板 ACTIVITY

本期雜誌促銷

【電子雜誌】一年12期,優惠價1,500元,限時再贈3期~

我要訂閱

我要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