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50-60歲的人歛陰和陽強化癒病力
字體
瀏覽人次:29244 返回列表

 

中醫觀點 陰陽調和、滋陰補陽

5060歲的階段,是人生「撞牆期」的開始。不論男女都是如此,老是覺得身心無法合一,常失眠睡不好,情緒無端變化無常,情況越來越惡化,而且試過許多方法,卻都覺得沒有效果。

 

中醫師鄒瑋倫表示,有人會專程購買昂貴的保養品,吃了好幾年,都沒能吸收進去,或是上瑜伽課程卻不斷更換老師,遍尋不到可跟隨的瑜伽老師,或者是根本找不到適合自己的運動,只會覺得體衰無力。

 

這階段的大部分女性已停經,出現諸多更年期的症狀;男性則多數更年期較晚,正要或即將邁入。但不論男女,若是之前從未針對身體進行調理,這時才要開始補養的話,多半會事倍功半,但亡羊補牢猶未晚,可朝「陰陽調和」、「滋陰補陽」雙效合一的調理方向。

 

鄒瑋倫建議,50-60歲的人,在此時期可運用雪蛤、燕窩、蓮子、紅景天、人參、蜂王乳、紅花、木賊、絞股藍等中藥材進行「歛陰和陽」,以「強化癒病力」為目標。

 

補養肝、腎、心

中華經絡美容醫學會名譽理事長、中醫師吳明珠指出,過了50歲之後,大都進入更年期,應著重於肝、腎、心的補養,尤其應留意心血管問題,這時臉上的蘋果肌消失,但身體脂肪增加,三高問題叢生,宜控制體重,強化血液循環,以免影響五臟六腑的氣血供應,容易衰老,影響行動變慢、越來越走不動。

 

由於每個人的情況不同,鄒瑋倫說,這時要能懂得「煞車」,不能像年過60之後那般可大肆進補,越補越有精神。若是發覺他人好心介紹的補養方,別人吃了有效,但自己吃了之後症狀並未紓解,反而感到燥熱、流汗不適,就別再嘗試。有些對別人是好的中藥,對自己來說可能是不適合的「毒藥」,最好請專業中醫師介入,針對自己的情況對證調理。

 

2大抗老防病茶飲

◆雙參大力茶/鄒瑋倫提供材料:玄參10克、高麗參1片、枸杞適量、石菖蒲5克。作法:以500c.c.沸水沖泡藥材,燜泡10分鐘後即可當茶飲用,一天內可持續回沖。可從週一到週五連續飲用五天,週六、日休息停飲。功效:腎氣不足,老化快,玄參入腎,可補腎水,滋潤效果快,可直達腎經,強化腎水;石菖蒲可入心、開心竅,讓人聰明,白天反應靈敏,夜間能感到安定。

 

◆調腎黑豆茶/吳明珠提供材料:黑豆100克,丹參3錢,桂圓適量,水700c.c.

作法:

1、黑豆以水略洗,瀝乾備用。2、鍋中加入黑豆、丹參、桂圓、水,燉煮至黑豆熟透後,撈除中藥丹參。3、放溫後即可飲用。功效:黑豆是是藥食同源的好食材,是防老抗衰的「黑武士」,《本草綱目》中有入藥記載,對防老抗衰、治腰膝疼痛及烏髮、補腎有功效;丹參味苦微寒,可活血去瘀,安神、清心火,預防心血管阻塞。感冒發燒者禁喝,腹瀉者停服。

 

二分法擇食

在這年齡層的人的飲食抗老防病方法,鄒瑋倫建議,應從「站對邊」開始,可以採取「二分法」來做選擇。先要選對邊,才能減少未來的後顧之憂。舉例如下:◆避開麻辣鍋、三杯雞、黑胡椒等「重口味」的料理,宜選擇蒸、煮、燙等「清淡」飲食。

◆並非選擇吃素,但蔬菜要多於肉類。

◆油膩食品、甜點蛋糕、麵包等精緻澱粉類高熱量的食物,與雜糧麵包、饅頭、包子、五穀雜糧飯等相對熱量較低的食物在眼前,當然要選擇熱量較低的去吃。

一碗濃湯與菇類、蔬菜多而肉片少的清湯相較,自然要挑選後者。

 

西醫觀點 》︱抗老重點︱生殖系統保健

 

50-60歲的人,抗老重點應放在生殖系統的保健上,腸胃與肺功能也不可忽略。榮新診所副院長、抗老化醫師丁綺文指出,多數女性50歲時已經進入更年期,荷爾蒙突然下降,月經停止,以致骨質、睡眠與情緒明顯大受影響,生理系統的保健應著重於卵巢;男性則較晚近60歲時才進入更年期,這個年齡層的男性,荷爾蒙漸漸下降中而不自知,保健重點應放在攝護腺與睪丸,不能完全只看有沒有更年期症狀出現,否則會有落差。

 

更年期是攸關身體健康的關鍵點,丁綺文說,這個階段可先抽血檢驗荷爾蒙,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盡可能運用最自然的方式調養,找出新的平衡點,改善身體的不適。雖然荷爾蒙下降中,仍應做到「固本」,調整顧好身體荷爾蒙系統的保健,才不會老化太快。

 

根據抽血檢驗荷爾蒙的結果,女性補充植物性的大豆異黃酮是較為自然安全有效的方式,必要時可以適量補充自然萃取的大豆異黃酮保健食品。男性更年期時容易脾氣暴躁、缺乏耐心,需要留意的是DHEA(腎上腺抗壓荷爾蒙的一種)是否足夠,若是足夠,才有精氣神,能足以應付各種困難與煩心的事務,宜選擇天然萃取的保養配方補充。

 

增強腸胃與心肺功能

營養從口入、病也從口入,近年國人飲食普遍太過精緻化、肉食太多、纖維素不足,因此,大腸癌的罹患率攀升速度快。在腸胃保健方面,丁綺文建議,應著重於吃純淨清潔的天然食物,並可運用益生菌來改善腸道內菌叢的生態環境。

 

腸胃道不只是營養吸收的地方,更是人體最重要調節免疫系統平衡的器官,強化腸道免疫系統功能,可消滅外來不好的細菌病毒,也能去除體內自己產生的癌變細胞。此年齡層的人,建議可以每2-3年做一次大腸鏡檢查,及早篩檢大腸癌。

在肺臟保養方面,除了留意週遭環境空氣品質,更應藉由良好運動習慣,尤其是心肺運動來增強肺活量,強化肺部功能,並定期透過影像檢查設法發現早期病變。

 

營養觀點 》預防慢性疾病有方

這時已經進入更年期的後段,郵政醫院營養師黃淑惠指出,明顯的可看出一些退化性疾病,眼睛問題不只是老花,黃斑部病變白內障青光眼陸續出線;常健忘,記憶力、腦力逐漸衰退;也要開始預防骨質疏鬆或關節變形問題;腸胃消化功能下降,多吃、吃油了些可能就拉肚子,少吃了蔬果就又便秘;三高問題相繼冒出來。

 

預防慢性疾病的幾項重點如下:

◆預防骨質疏鬆

1.補充鈣質:來源除了牛奶,也可多吃小魚乾、魩仔魚、海帶、紫菜、大豆等。鈣質每天建議攝取量約為1000毫克(有些人更年期後甚至需補充2000毫克),但要避免單一來源,例如一天1杯牛奶,約可提供鈣質300毫克,其餘則從其他食物分不同餐次攝取。

 

2.補充維生素D:此年齡層有些人已半退休狀態,可強迫自己每天找出時間曬曬太陽,食物來源較少,大多以麥角固醇型態存在於香菇、蘑菇與海藻中。必要時可直接補充鈣片(約1000毫克)與維生素D保健食品(約800I.U.),應聽從專業醫師建議,鈣片不宜過量,以免反而造成軟組織鈣化。

3.磷酸不宜攝取太多:一般食物中已普遍存在磷酸,避免再從加工食品或飲料如可樂、沙士等吃進更多磷酸,否則磷與鈣結合排出體外,影響補充鈣質的效果。

 

◆預防腦力退化

1.補充卵磷脂、磷酸脂質:所有腦細胞神經髓鞘都需要磷脂質,建議可多補充大豆卵磷脂、蛋黃及堅果如核桃、杏仁等。

2.補充DHA:可從深海魚類或保健食品魚油中,補充腦細胞脂肪需要的DHA,建議每星期至少可吃3次,也可以每天補充1次。

3.補充維生素B群:宜補充複合式的維生素B群來強化神經傳導,也宜補充膽鹼,進入人體後轉化為乙醯膽鹼,是細胞結間傳遞訊息的化合物,存在於蛋黃、瘦肉、堅果類和酵母中,適合年紀大的人食用。

 

強化腸胃功能
1.一天三正餐量可減少,可改為吃3∼5餐。
2.選擇好消化食材,提高蔬果比例,男性宜每日吃5份蔬菜、4份水果,女性則4份蔬菜、3份水果,增加植化素的攝取,可以防癌,但若腸胃功能不佳,應避開粗纖維食物。

 

◆保護眼睛

1.攝取抗氧化的維生素ACE與礦物質鋅,清除自由基,避免黃斑部持續受到破壞。

2.多吃含玉米黃素、葉黃素的食物,保護黃斑部,避免老化。

 

◆避免三高

肉食宜減量,改為多吃大豆、豆腐、豆干、豆皮、蛋等其他優質蛋白質,以避免飽和脂肪過多攝入。

 

抗老防病攻略

亡羊補牢猶未晚,應著重「陰陽調和」、「滋陰補陽」雙效合一。
◆不能大肆進補,對別人好的中藥,對自己或許是「毒藥」。
◆飲食「站對邊」,可採「二分法」幫助選擇。
◆抗老重點應放在生殖系統的保健,女性補充大豆異黃酮,男性補充DHEA(腎上腺抗壓荷爾蒙的一種)天然萃取保養配方。
◆運用益生菌改善腸道菌叢生態環境。
◆每2-3年做一次大腸鏡檢查;定期影像檢查及早發現肺部病變。
◆心肺運動來增強肺活量。
◆預防骨質疏鬆,補充鈣質、維生素D,減少磷酸的攝取。
◆補充卵磷脂、磷酸脂質、DHA、維生素B群、膽鹼等腦部所需營養素。
◆強化腸胃功能,少量多餐,選擇好消化食材,增加植化素攝取。
◆護眼應攝取維生素ACE與礦物質鋅,避免黃斑部受破壞;補充玉米黃素、葉黃素,保護黃斑部避免老化。

 

【本文摘自 常春月刊395期】

 

返回列表
活動看板 ACTIVITY

本期雜誌促銷

常春月刊一年12期,優惠價1,800元

我要訂閱

我要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