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頭痛、生理痛都吃同一顆? 醫點名「止痛藥NG用法」:恐傷心又傷胃
字體
發佈日期:2025/11/27
瀏覽人次:3153 返回列表

 

頭痛、肩頸僵硬、生理痛期間,你是否習慣性地打開抽屜拿出止痛藥吞下?許多上班族將止痛藥視為日常必需品,甚至隨身攜帶以備不時之需。然而嘉義大林慈濟疼痛治療整合中心王思讚醫師提醒,市面上的止痛藥其實作用機制完全不同,選錯藥不僅可能無效,還可能增加心臟、肝臟或腸胃的負擔。想要安全有效地緩解疼痛,關鍵在於先辨識疼痛型態,再對症選藥。

 


單純疼痛選乙醯胺酚

 溫和但防超量傷肝


面對一般性的頭痛、肌肉痠痛或輕度生理痛時,王思讚醫師建議,優先選擇含乙醯胺酚成分的單方止痛藥;此類藥物是世界衛生組織疼痛治療指引中第一階梯的建議用藥,作用機轉主要透過中樞神經系統抑制疼痛訊號,成分相對溫和且過敏風險較低。臨床研究顯示,乙醯胺酚在治療發燒和疼痛方面的效果與布洛芬相當,且不會增加心臟病發作或中風的風險,特別適合需要長期服用止痛藥的族群。

然而,乙醯胺酚必須注意每日劑量不應超過4000毫克,過量可能造成肝臟損傷,尤其每天飲酒超過3杯的人更需謹慎。還有許多感冒藥、複方止痛藥都含有乙醯胺酚成分,服用前應仔細檢視藥品標示,避免不小心重複用藥而超量。


紅腫發炎慎選抗發炎藥 心血管需當心風險


當疼痛伴隨紅腫、發熱等發炎症狀時,例如牙痛、關節痛或嚴重生理痛,則適合選擇含布洛芬等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王思讚醫師表示,布洛芬400毫克在處理急性疼痛時的效果優於乙醯胺酚1000毫克,且作用時間更長。針對拔牙後中重度疼痛的臨床試驗發現,結合乙醯胺酚與布洛芬的複方藥物比單獨使用任一成分提供更快速且更強效的止痛效果。布洛芬能同時阻斷體內前列腺素的生成,達到止痛、消炎與退燒三重效果。

王思讚醫師強調,使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可能增加心臟病發作與中風風險,風險依據不同藥物種類有高有低;此外還有升血壓、導致心臟衰竭,並增加胃腸道出血風險。因此,有胃潰瘍病史、腎功能不佳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應謹慎使用,孕婦在第一和第三孕期也應該避免使用布洛芬。

正確的止痛觀念是「對症下藥」而非「有痛就吃」,若疼痛持續超過3天未改善或疼痛強度日益加劇,應盡速就醫找出根本原因,切勿長期依賴止痛藥掩蓋症狀而延誤治療時機。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

延伸閱讀:
·止痛藥越吃越沒效?藥師解密3大類止痛藥差異 吃錯恐傷肝腎、還可能上癮!
·男子貼止痛貼布1個月腎功能急速惡化!藥師點名「2種人」最危險 別以為外用就安全

返回列表
活動看板 ACTIVITY

本期雜誌促銷

常春月刊二年24期,優惠價3,600元

我要訂閱

我要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