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1成皮蛇會出現「帶狀疱疹後神經痛」! 皮膚發疹後3天是治療關鍵
字體
瀏覽人次:4109 返回列表

 

1名患有糖尿病血壓的60多歲先生,4、5個月前曾罹患帶狀疱疹,近幾個月來一直飽受庝痛之苦,藥越吃越多但都沒改善,且陸續產生頭暈、噁心等副作用,也影響睡眠和產生焦慮症狀。經醫師診斷,原來是罹患「帶狀疱疹後神經痛」。於是在給予藥物調整外,另搭配靜脈營養療法,經1至2個月的治療,患者表示疼痛緩解且頭昏腦脹的感覺也都不見了。

 


帶狀疱疹好發50歲以上 10分之1有神經痛


長安醫院神經內科陳惠萱醫師解釋,帶狀疱疹(俗稱皮蛇)其實是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所引起的,第1次發病時會長水痘,其後病毒會潛伏在神經節內,等到日後抵抗力低弱時會發病,在皮膚產生病灶,也會引起神經發炎的疼痛。而現在秋冬換季,更是帶狀疱疹的好發期,尤其是50歲以上、慢性病患者、疲勞、壓力、免疫力差者,更容易發病。


陳惠萱醫師表示,患帶狀疱疹後約有10分之1的病患會有持續性的神經痛,疼痛程度因人而異,有人說像針刺、像電到,也有人是風吹就痛,久了還會合併其他症狀,像是睡眠障礙、情緒低落、頭昏腦脹等。治療上多以抗病毒藥、抗癲癇藥等藥物為主,但效果不佳者可能藥越用越多而有副作用,可考慮搭配其他療法,靜脈營養注射即是1種輔助治療。


靜脈營養療法緩解神經痛 輔助治療降低口服藥量


靜脈營養點滴注射是1種幫助緩解神經痛的輔助療法,會依患者狀況給予個體化的配方,經周邊靜脈注射液滴注,在門診即能執行。該名患者經接受1周1次的靜脈營養治療,1個月後疼痛、失眠、頭暈等症狀明顯改善,口服藥物也能慢慢減量。


把握3天內黃金治療期 醫師呼籲應保持良好生活作息


陳惠萱醫師呼籲,帶狀疱疹與免疫力息息相關,平常有良好睡眠、壓力調適、規律運動、均衡飲食、控制好慢性病,能下降帶狀疱疹發病的機率。一旦發現病灶,特別是皮膚發疹後的前3天內要趕快就醫,依不同狀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早期治療對減輕症狀及縮短病程效果會最好。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

 

延伸閱讀:
·免疫力變差易誘發「皮蛇」! 不只會出現紅色丘疹、水泡,這些非典型症狀別輕忽
·皮蛇長水泡、神經痛怎麼辦? 塗牙膏、抹草藥通通NG!醫師教你正確做法

加入常春月刊LINE@好友,即享更多健康資訊!

返回列表
活動看板 ACTIVITY

本期雜誌促銷

【電子雜誌】一年12期,優惠價1,500元,限時再贈3期~

我要訂閱

我要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