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文/龔善美
台灣老年人普遍有食用保健食品的習慣,台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指出,根據2005至2008年調查資料顯示,65歲以上國人服用補充品的前5大品項,依序分別為葡萄糖胺、綜合維生素與礦物質、魚油、維生素B群與中藥類。而中藥類中,則以服用銀杏、靈芝占多數。
營養不均衡 可適當補充保健食品
服用保健食品的目的,劉怡里說,主要是因老人們自覺有營養不均衡、關節退化以及骨質疏鬆問題。民眾若對於保健食品與藥物之間是否會有交互作用感到疑慮,建議可上衛生福利部的網站(http://www.mohw.gov.tw)查詢。
針對老年人該不該補充保健食品問題?台大醫院老年醫學部主任詹鼎正認為,最主要的關鍵在於觀念要正確,補充保健食品目的,是為了「補不足」而不是為了「有好處」。日常生活裡,水一定要喝,飲食要均衡,但不必一定非吃保健食品不可;各種維生素A、C、E或綜合維生素、B群等,大多是抗氧化劑,並沒有特別的「好處」,站在醫師的角度,保健食品就是食品,需要治病時就該吃藥。
在保健食品補不足的部分,詹鼎正舉例指出,以鈣質與維生素D的補充比較有必要,尤其是65歲以上女性、70歲以上男性,建議每日應攝取鈣1200毫克、維生素D800單位;最好的補充來源是食物,但通常兩者皆不易吃到足量,曬太陽也不易補足維生素D,因此,可藉適量含鈣+D的保健食品彌補不足。
保健食品與部分藥物不可同時服用
除了鈣片易妨礙藥物吸收,不宜同時服用,紅麴和降膽固醇藥物也不可合在一起吃,由於第一代膽固醇藥物就是從紅麴中提煉出來的,兩者若是同時服用,可能造成影響肝功能或肌肉問題的副作用會合併加乘。因此,擔心保健食品與藥物會有交互作用,詹鼎正建議,兩者最好能間隔2~3小時再服用。
郵政醫院營養師黃淑惠表示,保健食品的補充,宜視個人需求而定,她建議在服用時應留意下列注意事項:
◆深海魚油不可以和鈣片同時服用,最好隔餐食用,否則鈣會和脂肪酸產生皂化反應而沉澱,兩者都吸收不到。
◆複合式維生素B群宜早上服用,避免於晚上吃,以免影響睡眠。
◆魚油宜於餐後服用,以幫助吸收;素食者可以亞麻仁籽油替代魚油。
◆一般降血壓或降血糖的藥物,和維生素B群、鈣片等並無特別的交互作用,為謹慎之故,也可前後錯開2~3小時再服用。
◆銀杏萃取物主要是在幫助小血管的血液循環,與紅麴、納豆激?等作用雷同,若是本身已在服用降血壓藥物者,宜留意是否抗凝血效果會出現加乘現象,最好每3個月檢測1次,建議應經醫師評估後再食用。
【本文摘自 常春月刊38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