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別等中暑才後悔】順應天時、食療刮痧一次搞懂夏季防暑妙法
字體
發佈日期:2025/07/06
瀏覽人次:4606 返回列表

 

每年炎夏一到,許多人還沒學會預防,就已中暑倒下。其實,中暑後才治療,不啻是「討皮痛」的笨方法!如果你過去曾中暑,那就表示你的體質容易犯暑熱,千萬要學會提早預防,別再讓高溫趁虛而入。

 

三伏天重「伏」:順應天時是關鍵

在中醫觀念中,夏天的「三伏天」是養生的關鍵時機。「伏」的意思是「隱伏」──當烈日當空時,應減少外出、避開太陽直射,否則就是逆天而行,容易被暑邪所傷。中午到下午三點是中暑高峰時段,若非必要,建議避免戶外活動。

 

不少人在戶外活動後雖然有補充水分,卻還是感到疲倦、頭暈,這常是電解質輕度失衡的徵兆。此時可以在水中加少許鹽,或喝一小瓶運動飲料補充電解質,但切記不要整天猛灌,以免鹽分過量、反而影響身體代謝。

 

刮痧治陽暑:簡單又有效的民間妙方

刮痧是中醫常見的排暑方法,對於「陽暑」特別有效。建議可在背部膀胱經、肘窩等部位進行,使用器具不限,可以用牛角刮痧板、塑膠片、瓷湯匙或硬幣(邊緣不鋒利即可),搭配乳液、凡士林等潤滑劑使用,避免刮破皮膚。

 

注意:刮痧後毛孔會打開、體內津液流失,因此應立即喝杯溫水,可補津液、促進新陳代謝。

 

另外,若出現中暑時的頭痛、頸部僵硬症狀,也可按壓風池穴(後頸凹陷處)或太陽穴,透過指腹按摩或輕刮方式,有助疏風解熱、緩解疼痛。

 

除暑氣不能只吃涼,補氣食物才是真正關鍵

許多人以為防暑只要吃清涼蔬果,但從根本除暑氣,更需要補氣。像日本人夏季吃鰻魚、韓國人喝參雞湯,正是這個道理。中醫常用的防暑經方「生脈散」,就是以人參補氣、生津止渴為主,提升身體自我調節能力。

 

消暑蔬果清單:天然降火又美味

雖然不能光靠寒性食物防暑,但適量攝取天然涼性蔬果,也有助降火氣、補充水分。推薦的消暑蔬菜與水果如下:

 

蔬菜類:

 

苦瓜、絲瓜、黃瓜、菜瓜

 

茄子、番茄、蘆筍、芹菜、生菜、涼薯

 

水果類:

 

西瓜:又稱「天然白虎湯」,清熱解渴、生津止煩,是夏季第一水果。

 

蘋果:性平、補氣養心,生津止渴、健脾助消化。

 

桃子與香蕉:夏季盛產,潤腸解熱、補中益氣。

 

中暑可防不必治,從生活習慣、飲食、簡單的穴位按摩與刮痧入手,順應天氣、不逆陽氣,才是聰明養生的好方法。今年夏天別再等身體出狀況才補救,現在就開始調養體質,讓自己過個清涼無痛的盛夏!

 

(記者李政純,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
天氣一天比一天熱!!中暑了才治療?恐怕太晚了
.天熱吃冰消暑!營養師忠告「這幾種吃法」恐害變胖、腸胃不適 直接將冰咬碎超不OK

返回列表
活動看板 ACTIVITY

本期雜誌促銷

常春月刊二年24期,優惠價3,600元

我要訂閱

我要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