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滋陰食物,防秋燥
字體
瀏覽人次:34362 返回列表


文/陳詩婷
   

食譜執行/瑞康屋

 

時序入秋,門診已陸陸續續有患者因秋燥困擾前來求診,中醫師林佩蓁說,秋燥的發生,與秋天乾燥的氣候息息相關,容易好發的族群,包括每天處在空調辦公場所的上班族、熬夜族、原本體質較乾燥的人、更年期婦女,都必須格外注意。

 

乾咳、眼澀、皮膚癢  秋燥惹得禍

秋天天氣爽朗,但為何身體總覺得想咳嗽、皮膚發癢呢?林佩蓁表示,很有可能是「秋燥」找上門,所謂的秋燥是因為秋天氣候乾燥,引起身體的不舒服症狀,容易出現在身體最需要水分的黏膜組織,像是眼睛、嘴巴、皮膚、呼吸道、腸道等部位。以下詳細說明:

1.眼睛:眼睛黏膜變得敏感,容易出現眼睛乾澀的症狀,尤其平時就有乾眼問題的民眾,可能會更不舒服。

2.嘴巴:出現口乾舌燥、口角炎等症狀。

3.皮膚:皮膚會乾燥、發癢,嚴重可能會乾裂。

4.鼻子:鼻子黏膜變得乾燥時,會出現疼痛感,較嚴重恐會流鼻血。

5.呼吸道:呼吸道黏膜變得敏感,可能出現氣喘現象,或因喉嚨乾癢而引起乾咳。

6.腸胃道:因腸胃道水分不足,容易會有便秘的問題。

 

上班族、熬夜族、更年期婦女易秋燥上身

秋燥的問題,根本還是回歸到身體缺水所引起,因此,身體容易缺水的族群,就容易有秋燥的問題。林佩蓁說明,每天處在空調辦公場所的上班族、熬夜族、身體原本就較乾燥的人、更年期婦女等,都是好發的族群。

 

1.長期處於空調辦公場所的上班族:因秋天濕度較低,加上上班族長期待在冷氣房裡,很容易引起身體水分的不足。

2.身體較乾燥的人:身體原本就缺水的人,也較容易發生;尤其平日就有乾眼症的患者,乾眼的症狀會更明顯,建議隨身攜帶保養淚液。

3.熬夜族:熬夜的族群因為身體容易燥熱,容易有秋燥的問題。

4.更年期婦女:更年期婦女因女性荷爾蒙降低,容易有體溫較高的現象,身體也比較容易乾燥。

 

秋天忌吃燒烤、麻辣鍋

「秋天容易秋燥,台灣人入秋後,喜愛吃燒烤食物,是否適合?」林佩蓁認為,以中醫觀點來看,是不適合的,因為秋天氣候較乾燥,身體已經在燥熱了,若再攝取燒烤類的食物,會使得秋燥的問題更加嚴重;另外,像是麻辣鍋、油炸物、沒有水分的餅乾、洋芋片、肉乾、果乾等,也都不適合在秋天攝取。

 

吃對潤肺益胃食物 防秋燥

要預防秋燥的問題,主要還是要做好飲食調理以及正常作息,林佩蓁建議,在飲食上可多挑選滋陰潤肺、益胃生津的食物,也就是能幫助身體製造水分的食材,比如白木耳、百合、秋葵、蓮藕、山藥等富含黏液及膠質的食物為佳。

 

至於有秋燥的症狀需不需要就醫,林佩蓁表示,症狀輕微時,有的人只要補充足夠水分,以及運用飲食調理就能緩解症狀,但有的人卻鼻血不停、人工淚液每天可能要點個6次以上,或口角炎遲遲無法痊癒的這些人,就建議以中藥調養體質治療。

 

如何分辨是秋燥還是感冒?

不少民眾會誤以為自己的咳嗽是感冒所引起,吃了西藥後,症狀仍然沒有改善,其實問題根本就不是感冒所致。要分辨自己的症狀是感冒,還是秋燥很簡單,若是屬於沒有痰的乾咳,也沒有頭痛、喉嚨痛的問題,多半都是因為秋燥所引起,平時只要注意補充的水分,咳嗽的問題就很容易緩解。

 

【防秋燥食譜】

■百合木耳湯

食材:百合30克、白木耳10克。

調味料:冰糖適量(可有可無)。

作法:

1.將百合及白木耳洗淨。

2.白木耳浸泡至膨脹,並去除根部黑蒂。

3.將食材加水適量,煮沸約30分鐘,依個人口味添加冰糖即完成。

注意事項:

1.百合性味甘平,有安定心神的作用;而白木耳則富含膠質,有滋陰潤肺、幫助津液的生發。

2.這道湯品富含膳食纖維,可幫助腸胃道的蠕動,促進排便。

3.濕咳(有痰)的民眾因體內水分滯留,就不適合這道湯品。

4.容易拉肚子的民眾,可添加紅棗一起熬煮。

 

■汆燙秋葵

食材:秋葵3條。

調味料:芝麻醬或醬油(依個人口味添加)。

作法:

1.將秋葵洗淨。

2.水滾後放入秋葵,燙至熟。

3.最後去除秋葵的蒂頭,再依個人口味添加調味料。

注意事項:

1.秋葵黏黏的汁液裡含有豐富的膠質,如水溶性纖維果膠、阿拉伯樹膠等,可附著在胃黏膜上,有保護胃壁的作用。

2.秋葵富含維生素A及β-胡蘿蔔素,有助眼睛的保養。

3.做這道食譜時,建議汆燙完成後,再將秋葵蒂頭去除,否則水溶性營養素會流失。

4.因秋葵偏寒,腸胃功能不佳,或是適逢生理期的女性,則應少量攝取。

 

■山藥蓮藕排骨湯

 

食材:山藥30克、蓮藕30克、排骨15克。

調味料:鹽少許。

作法:

1.排骨洗淨、汆燙去血水。

2.山藥去皮洗淨,切成小塊;蓮藕去皮,切成片狀。

3.排骨先入鍋,依序放入山藥及蓮藕,加入適量水或高湯,燉煮軟爛,加適量鹽即可。

注意事項:

1.山藥及蓮藕,都是屬於有黏液的食物,同樣具有滋陰潤肺、幫助津液的生發。

2.有濕咳、腸胃功能不佳的民眾,應少量攝取。

 

■鴨肉冬粉

食材:鴨肉15克、冬粉1把。

調味料:冬菜、薑絲、胡椒或鹽少許。

作法:

1.鴨肉塊先汆燙去血水、冬粉浸泡到軟。

2.鴨肉塊、冬菜及薑絲先入鍋,加適量水煮滾。

3.加入冬粉煮滾後,再依個人口味加鹽或胡椒即可。

注意事項:

1.鴨肉屬於水生動物,肉質富含水分,可以補充人體水分,並有解毒的功效。

2.比起雞肉、豬肉的屬性,鴨肉屬於較寒的肉類,腸胃功能不佳的人應適量攝取。

 

 

【本文摘自 常春月刊379期】

 

 

返回列表
活動看板 ACTIVITY

本期雜誌促銷

【電子雜誌】一年12期,優惠價1,500元,限時再贈3期~

我要訂閱

我要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