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生活中的毒物---百滅靈真的靈嗎?
字體
發佈日期:2017/09/20
瀏覽人次:46034 返回列表

 

 

文∕吳家誠 (國立師範大學化學系所教授)

 

清潔產品公司在未明確標示的情況下,於產品中使用了環境衛生用藥成分百滅靈,也就是氯菊酯。然而,卻被婦女團體主婦聯盟主動送件驗出此成分;生產者百滅靈是一種除蟲菊酯,被當作殺蟲劑已有超過40年的歷史,其市場占有率龐大,占了殺蟲劑銷售市場的25%,係早期的含氯殺蟲劑,仍然被許多落後地區及開發中國家大量使用。多半用在堅果、蔬菜、水果、穀物、棉花作物的病蟲害防治,也被廣泛使用於螨及白蟻之驅除。甚至,也被世界著名的藥廠標示以商品名,當作治療皮膚疥瘡的藥物產品成分。中文譯名「百滅靈」,似乎,也頗為諷刺性地說明此化學物質的功能多樣性。

 

具有神經毒性傷害

過去,無論是在農業、森林復育、公共衛生層面的病蟲防治,以及家庭環境衛生用藥,都可以發現此化學物質被大量使用,也因為人類對它的長期依賴與大量使用及濫用,加上百滅靈在環境中,即使有陽光、溫度等環境條件配合的分解與破壞下,仍然具有相當長時間的半衰期,使得人類透過飲水、農作物,均有可能受到它的毒性傷害。它在環境衛生用藥當中,本來就是一種常用的成分,如今又因為宣稱可以減少過敏的防?抑菌功能,被添加於清潔產品中,使其進入我們生活環境中的劑量更為增加,確實是一件令人憂心的事。

 

即使透過低劑量的毒理實驗,近來科學界也證實了此物質具有直接的中樞神經傷害能力,其產生傷害的機制有:蛋白質磷酸化、電解質鈉離子和氯離子通道的干擾、誘導細胞自我凋零及死亡、干擾去腎上腺素之釋放機制,以及影響細胞膜的去極化現象。因為百滅靈具有透過血管及腦部障蔽之能力,略高劑量的暴露,無論對嬰幼兒或是成人,會因為其神經毒性造成過敏、嚴重至神經細胞死亡,於較高劑量之急性中毒時,初期徵兆是噁心、頭痛、肌肉無力、呼吸急促、過度分泌唾液,甚至昏迷。過去,科學文獻也顯示,它可能和巴金森氏症之生成有關,值得進一步研究。

 

具毒性強化效應的物質

由於百滅靈也影響人類的內分泌系統,可能造成多巴胺分泌之下降;它和雙酚A、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戴奧辛、驅蟲劑敵避等,均被認為是可能影響人類生殖功能的毒性物質。

 

美國環保署把它列為必須在管制下使用的化學物質,而且,透過鼠類肝臟及肺臟等組織的致癌性實驗,也把它列為是可能的人類致癌物。我們卻可能透過清潔及打掃等行為,把這樣的毒性物質一再地、長期地,在完全不被告知的情況下,散布於我們的生活居家環境中,能不令人擔心嗎?

 

科學證據最近幾年來才證明了百滅靈具有破壞染色體的能力,可以造成單旋染色體的畸變、染色體結構的剝裂,動物實驗中更證明了,它可以直接破壞生命遺傳訊息傳遞物質──DNA。科學家甚至可以透過實驗,把它和生命遺傳訊息傳遞物質作用的生成物收集確認,如此對生命遺傳訊息傳遞物質的傷害研究,甚至也被延伸到人類的淋巴細胞上,證實了它的毒性對人類有高度的威脅。

 

一旦百滅靈進入了生物體內,生物必須即刻啟動生理解毒的機制,只是也增加了生物體內的氧化壓力,生成了可以破壞組織及細胞的自由基,和衍生的毒性產物,這些毒性產物會後續迅速地消耗解毒物質,如穀胱苷肽;科學實驗證明,當穀胱苷肽被消耗盡之後,生物體內DNA的傷害便大幅上升,此時,對於其他進入體內的毒性物質的解毒能力也因而減弱,這說明了它的存在,可能增強其他毒性化學物質的作用,可以說是一種具毒性強化效應的物質。

 

使用天然且單純的清潔品

基於健康考量,建議簡單的居家環境清潔工作,應該盡量使用天然且單純的清潔產品,避免在生活環境中引進過量的長效有毒物質,當不能確認產品中化學成分的真實身分時,應該避免購買及使用該項產品。

 

面對百滅靈這樣的毒性物質,在科學研究文獻中可以發現,含白藜蘆醇含量高的食物,如葡萄、花生、各式莓果、菠羅蜜果等,均有降低其毒性之功能,維他命E與輔酶Q10 含量高之食材,亦具類似解毒效能,值得讀者參考。

 

一旦使用它當作環境衛生用藥時,更應該瞭解其產品中是否有其他不純物存在,而此化學物質之順式與反式成分的比例,更關係到其毒性之高低,不可不知。

 

【本文摘自 常春月刊371期】
返回列表
活動看板 ACTIVITY

本期雜誌促銷

常春月刊二年24期,優惠價3,600元

我要訂閱

我要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