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清肺毒   呼吸順暢不感冒
字體
發佈日期:2017/08/04
瀏覽人次:38881 返回列表

中醫認為肺是氣之本,掌管人體的呼吸系統,又因易受外界氣候與環境的影響,特別需要保養修護;而與肺相對應的季節則為秋天,所以,自古有「秋養肺」的說法。

文∕鍾碧芳

 

一到秋天,氣候開始轉涼,許多人的呼吸系統就會開始出狀況,秋天對應的是肺,肺在五臟中,主氣、司呼吸,可說是人體內外的氣體交換管道,且是最容易受到外界氣候與環境變化影響的器官,因此,當秋天燥氣襲人時,容易引起呼吸以及皮膚等問題。

 

中醫認為肺是表達憂愁、悲傷等心理狀態的主要器官,而肺氣表現虛弱的人影響到情緒上,也會呈現出多愁善感、愛掉眼淚等特徵;反過來說,如果過度悲傷,不但會損及肺氣,也會連帶地使心、肝、脾、腎等出現一連串的問題。

 

肺除了是指呼吸系統之外,也與身體最大的屏障──皮膚功能有著密切關係。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傳統中醫科婦科主任陳玉娟說,皮毛、鼻與肺都屬於一家人,而皮毛又是人體對外的屏障,肺氣若虛,會讓皮膚的屏障功能減弱,所以,過敏性鼻炎跟異位性皮膚炎都是肺系的疾病,因此中醫常說,養皮毛首先要顧肺。

 

其實,無論中西醫,對肺的功能作用定義其實是差不多的,只不過中醫所說的肺除了包括整個呼吸系統之外,也涵括了整個肺循環及部分的體循環。此外,肺有助於心臟的跳動,其他如說話、視聽、走路、手部活動以及思考等運作,也都與肺氣是否旺盛有關。「舉凡吸呼系統、水液的代謝、血液循環障礙、咽喉、鼻子等部位的症狀,都要從肺氣是否充盈來做考量。」日本大學醫學博士、義守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教授陳旺全解釋。

 

肺積毒會怎樣?

中醫認為肺就像是人體的宰相,地位僅次於屬於皇帝的「心」,功能在於治理調節,能將呼吸進來的氣體轉化為全身的正氣,甚至散布到全身各個循環內。

與肺對應的季節則為秋天,秋季又是陰長陽消的過度時期,而在陰陽轉換的過程中,會出現所謂的「秋乏」。從生理的角度來解釋,因為人體在夏天已經大量消耗體液,若再加上沒有充分休息,就會讓身體過度消耗,進入秋季後,出汗減少,體內的代謝也進入修正調整階段,這時一些原本潛伏在夏季的病症就會陸續出現。

 

肺功能衰弱︱肺氣虛

【症狀】咳嗽、說話有氣無力、懶洋洋、臉色發白、容易疲倦無力、多汗或容易畏寒,風一吹就覺得冷等。

【疾病】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結核、肺氣腫等。

【常用中藥及藥方】黨參、黃耆、山藥;處方為保元湯、玉屏風散。

 

免疫機能差︱風寒

【症狀】咳嗽氣喘、痰清且稀、發燒畏寒、鼻塞、流鼻涕、頭痛、全身疼痛等。

【疾病】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氣腫等。

【常用中藥及藥方】麻黃、桂枝;處方為小青龍湯、杏蘇散。

 

呼吸系統發炎︱痰濁阻肺

【症狀】咳嗽氣喘、痰多顏色偏白、很容易咳出痰、胸痛、平躺時容易特別容易咳。

【疾病】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氣喘、肺氣腫等。

【常用中藥及藥方】白芥子、萊箙子、薑半夏;處方為二陳湯、葶藶大棗瀉肺湯。

 

清肺毒5

正由於肺與皮膚、鼻子、毛髮、咽喉、氣管等有關,因此,特別需要從這幾個部位進行調養生息,才能保持身體元氣,順利應付即將進入的嚴寒冬季。

1、保持情緒開朗

肺氣虛弱容易引起悲傷情緒,反之,過度悲傷又會直接影響到肺的功能,因此,要保養肺氣,首先就要戒除憂慮、想辦法讓心情開朗才行。特別是眼見深秋落葉景象,最容易讓人感傷,在內在情緒與外在寒風的雙重侵襲下,就容易使人體的抗病能力下降,導致呼吸系統的毛病復發或更加嚴重,這時,若能保持內心平靜,就能緩和體內氣虛的速度。

建議可以趁著秋高氣爽的氣候,多多走出戶外踏青,或者可以在情緒低落的時候,以運動來轉移注意力、放鬆壓力。

 

2、透過深呼吸養足肺氣

肺是掌管呼吸的器官,運用呼吸吐納的方式,也能達到修養的功效,例如平日可以把呼吸的速度放慢,或者經常做做深呼吸調養生息,此外,多多訓練腹式呼吸,也能鍛練肺功能、達到防止秋燥傷肺的功效。

 

所謂腹式呼吸是利用橫膈肌帶動呼吸,讓吸入的空氣變多,含氧量增高,進而減少淺而急促呼吸頻率所產生的疲累感,能改善肺部的血液循環,提高肺活量,同時預防各種疾病的發生。進行的方式為吸氣時以鼻子吸氣,吸完氣從口中吐氣,但此時要在心中默念5秒,5秒後才能把氣吐完,等到熟練之後,再延長吐氣的秒數。」

 

3、早入睡,注重睡眠品質

夏天天氣炎熱,大部分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些睡眠不足的困擾,然而一到秋季天氣轉涼,自然而然就會發懶想多睡一會兒,只不過,這個季節更要特別重視睡眠的品質,而且要改掉夏季太晚上床的壞習慣,最好盡量在晚上10點前上床,如此才能有養氣、收氣的效果。

 

為了維持良好的睡眠品質,除了睡前3小時內不要吃刺激性的食物外,也可在床上做些伸展運動,讓身體達到微微發熱的程度,都有助於入睡。最好不在床上使用手機或電腦,更不要把工作帶到床上,以免讓大腦處於興奮狀態,更加睡不好。

 

4、飲食要清淡,多吃白色食物

要養肺,可以多選擇白色食物,盡量少吃或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等來清火排毒。陳旺全建議,穀類食物可以白芝麻、白扁豆、蕎麥為主;蔬菜則以百合、小白菜、玉米、蘿蔔、蓮藕等;肉類可多選擇鵝肉、豬肉、鯉魚;至於水果類則以水梨、香蕉、枇杷、柚子、桃子等較佳。

 

5、少出入空氣不良的場所,預防感冒

為了防止秋燥傷肺,若是常在室內,需保持一定的濕度,更要避免劇烈運動耗損津液。此外,遠離空氣不良的場所,也是保肺的一大原則,尤其是在辦公場所或密不透風的場所內,最好戴上口罩防感染感冒,並且隨時補充溫水,以養肺潤喉。

 

 

養肺就要這樣吃

【養肺杞麥湯】

材料:麥門冬10公克、瘦肉10公克、蛋2顆、枸杞子15公克、花生20公克、鹽與胡椒少許。

作法:

1、先將麥門冬、枸杞子洗淨,以慢火煮約1小時後,去渣留汁備用。

2、瘦肉洗淨切丁備用、蛋攪打成蛋汁備用、花生煮熟備用。

3將所有材料以中藥汁煮熟後,加入少許鹽、胡椒後,即可食用。

吃法:1週約12次。

作用:健肺、顧呼吸系統,對高膽固醇血脂、肝硬化、腹水者有用。

禁忌:無。

 

【川貝釀梨】

材料:水梨8個、川貝12公克、糯米100公克、冬瓜條100公克、冰糖180公克。

作法:

1、將川貝研末備用,將冬瓜條切成約黃豆大小備用。

2、糯米洗淨煮成飯。

3、水梨去皮後從蒂頭處切下一塊當作蓋子,用小刀挖出梨核,浸泡在鹽水中,以防變色,之後將梨放入沸水中燙一下後,撈出放入冷水中,再瀝乾水分。

4、將糯米飯、冬瓜粒、川貝末、12冰糖和勻後裝入梨內,放上梨蓋後裝入盤子裡,放入蒸籠約40分鐘直到水梨熟爛。

5、另起一鍋將剩下的12冰糖溶化成濃汁後,澆在梨上即可。

吃法:早晚各1次,每次吃1顆梨。

作用:可潤肺消痰,降火除熱,適合經常有乾咳、氣喘胸悶、痰偏黃稠等。

禁忌:無。

 

【本文摘自 常春月刊373期】

返回列表
活動看板 ACTIVITY

本期雜誌促銷

常春月刊二年24期,優惠價3,600元

我要訂閱

我要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