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ARTICLE AREA
更多分類 張力性頭痛是最常見頭痛類型! 典型3大症狀,你也中標了嗎?
瀏覽人次:53874 返回列表
張力性頭痛為最常見的頭痛,佔所有頭痛患者的80%,從前也稱為壓力性頭痛、緊縮性頭痛,其發生原因有很多,一般常認為此種頭痛是由於頭顱周圍肌肉筋膜收縮,刺激血管或筋膜周圍的疼痛受器所引發。
頭痛依頻率和時間分3種 典型症狀一次看懂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神經內科主任廖岐禮解釋,依照發生頻率和時間可分為1.偶發性頭痛(不一定每個月都有頭痛)、2. 頻繁性頭痛(每個月有1至14天會頭痛)、3. 慢性頭痛(每個月超過15天會頭痛)。
而典型頻繁性張力性頭痛的症狀有輕到中度的頭痛、雙側疼痛、壓痛或緊痛感、走路或爬樓梯等日常活動不會加重(至少有2個症狀),頭痛持續30分鐘至數天,且畏光或怕吵、沒有噁心感或嘔吐。
廖岐禮說,急性發作時,可以考慮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或是阿斯匹林,合併咖啡因成分的藥物,其治療效果比單一成分止痛藥可能再好一些;另外研究顯示雖然Acetaminophen成分(例如普拿疼)的效果差一點點,對於孕婦比較安全。
至於慢性張力性頭痛持續很久,而且常常造成明顯的生活困擾,除藥物治療外,非藥物治療則有熱敷或冰敷、針灸、按摩或推拿、休息、調適生活型態、協助了解並面對壓力或負面想法的認知行為治療。
出現突發性劇烈頭痛 伴隨這些症狀快就醫治療
廖岐禮補充,非藥物治療尤其適用於希望不要吃藥、已經吃很多止痛藥、吃藥反應不好、身心壓力大的患者,或是孕婦。若是張力性頭痛,一般而言不需要特別的影像學檢查,正確地使用藥物或非藥物治療即可;倘若出現突發性劇烈頭痛、頭痛伴隨發燒、視力模糊、頸部僵硬疼痛、意識不清、姿勢改變或用力時頭痛加劇、甚至出現臉歪嘴斜、一邊手腳無力等不尋常症狀時,建議及早就醫尋求專業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