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疫情擴大,疾管署表示,截至昨日3/5止,今年已累計7例麻疹病例,年齡介於20至40多歲,5例本土病例中,4例同屬一起群聚事件(含指標個案),另外2例為境外移入,感染國家均為馬來西亞。
從去年開始有升溫趨勢
依據WHO監測資料,去(2023)年全球疫情明顯上升,以歐洲區增幅最劇。歐洲區報告逾
疾管署呼籲,截至目前國內學齡前幼童(2013-2017年出生世代)第1劑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接種率為98.7%,仍有約1萬3千名幼兒尚未完成第1劑MMR疫苗接種,提醒家長家中如有滿1歲或滿5歲幼童尚未按建議接種時程完成第1劑或第2劑MMR疫苗接種者,請儘速帶至當地衛生所或合約院所完成疫苗接種,以建立免疫力,有效降低感染風險,並避免帶未滿1歲或未接種疫苗的幼兒至麻疹流行地區。
症狀類似一般感冒
麻疹藉由空氣、飛沫傳播,在出疹的前後4天傳染力最強。初期症狀類似一般感冒,像是流鼻水、咳嗽、結膜炎等,並不好察覺,數天後繼之會有柯氏斑點、出疹、高燒等症狀。
麻疹潛伏期長,約為7~18天,最長可至21天,且初期症狀與感冒相似,但是傳染力極強,因此若發生在沒有普遍施打疫苗的地區,容易爆發疫情,因此做好防疫十分重要。
沒有與麻疹病人直接接觸,也可能被傳染
麻疹個案之接觸者於自主健康管理期間(與麻疹病例最後1次接觸日起往後推算18天內),應每日早晚各量體溫1次,並詳實記錄體溫、活動史及是否出現疑似症狀,如果沒有任何不適或未出現疑似症狀如發燒、出疹、咳嗽、鼻炎、結膜炎等,仍可正常生活,但應避免出入公共場所,並儘量佩戴口罩。
要小心的是沒有與麻疹病人直接接觸,但因為病人散佈於空氣中的麻疹病毒,在2個小時內仍有傳染力,因此,在麻疹病例之可傳染期間,若曾與其同處在一個封閉空間,無論時間長短,都算與個案有接觸,而可能被感染。即使病人已離開,該空間在2個小時內都可能還存有麻疹病毒,如果沒有麻疹免疫力的人進入這個空間,就有可能感染。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麻疹潛伏期高達12天!醫揭「常見5大症狀」易被忽略 不慎被傳染這樣做
·今年首例本土麻疹!北部30多歲男無出國確診 傳染期曾至「這家壽司店」用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