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你打疫苗了沒?小孩子才需要打疫苗?臺灣人疫苗3大迷思
字體
發佈日期:2021/12/29
瀏覽人次:4235 返回列表

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已延燒2年的時間,但這將近一年來,打疫苗似乎已經成為全民運動,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指出,經過他長年的觀察研究發現,國人對於疫苗有3個迷思和1個現象。
 

「國人常以為疫苗是孩童才要打,成人不用打,也對自己的身體機能很有自信,但事實上,約50歲後免疫力就會開始快速下滑 ,加上幼時施打的疫苗,保護力也已隨時間降低,成人若無接種常規疫苗,無形間積欠的『免疫債』,就會讓自己暴露於感染與重症的風險當中。」

 

另外,發表於《EClinial Medicine》期刊的報導也指出,投資疫苗1美元,可能減少未來20~50美元的疾病開銷。所以林應然建議民眾,要根據自身年齡與所處階段,例如懷孕、留學等,按照政府的建議主動接種疫苗。

 

迷思1:不服老!養生/運動免疫就能保值?醫:50歲後免疫細胞不僅減少且合作禦敵力下降
林應然表示,人的身體機能在20多歲時達到高峰,之後就開始走下坡,免疫力更是在約50歲時急速下降。人體的免疫細胞在50歲後不僅數量衰退,甚至合作對抗傳染病的能力也下降 。年輕時,免疫細胞生成快速,面對病原體的入侵,可以快速反應,強勢回擊;但邁入中高齡後,免疫細胞生成效率降低,合作能力也變差。

因此,50歲之後的超前部署就變得很重要,也就是透過施打疫苗,教育免疫細胞辨認病毒樣貌,提前累積抗體大軍、鞏固防禦陣線,未來真正的病毒襲來時,才能及時反擊,有效預防重症與死亡。
 

迷思2:只有小孩要打疫苗?→跟新冠疫苗一樣,保護力會隨時間下降、恐欠一屁股免疫債!
林應然指出,如同新冠疫苗的保護力會衰退一樣,常規疫苗保護力也會隨時間下降,面對環境中持續存在的病原體威脅,就會欠下「免疫債」。疫情間,民眾減少出入醫療院所,以致常規疫苗打氣下滑,免疫債更是加速累積。

 

當持續「欠債不還」時,一旦碰到傳染病源,此時因為沒有施打過疫苗,或是保護力已下降,體內沒有足夠抗體,重症與死亡風險自然大幅提升!因此,民眾務必謹記依據自身年齡與所處階段,按照政府建議主動施打破傷風、流感、肺炎鏈球菌、帶狀皰疹等疫苗。

 

迷思3:老了有保險不用打疫苗?不生病比什麼都重要!

在台灣,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台灣人雖然很愛買保險,但卻不愛打疫苗,這其實是本末倒置。林應然強調,比起保險,要降低疾病的衝擊,完善自己的『疫苗施打保單』更為關鍵。

 

林應然提醒民眾,應該要定期檢視自己的疫苗施打表單,特別是50歲以後,及時補齊各種預防性及加強性疫苗 ,才能實現預防勝於治療的目標。

現象1:疫苗打氣低!台灣民眾不見疫情不打?→保護力非馬上產生,莫待疫情爆發才搶打

臺灣的疫情控制良好,因此疫苗持續打氣低迷,政府甚至要推出「接種送好康」的獎勵措施。對此,林應然表示,台灣民眾往往很『現實』,新聞沒報、親友沒有發病,疫苗施打積極度都很低。以接種帶狀皰疹疫苗為例,常常可以發現,醫護人員說得再多,都不如親眼見到身邊親友發病後的慘狀,更來得有說服力。」

 

最後,林應然提醒,疫苗施打完保護力不會馬上產生,需要一定時間才能生成抗體,產生足夠保護力,若總是等到傳染病爆發才搶著打疫苗,不僅可能根本來不及,甚至還因為要到醫療院所施打,徒增感染風險。

 

延伸閱讀:
第1、2劑已混打,第3劑疫苗要打什麼? 專家解答
對抗變異株!第三劑疫苗選哪款? 圖解「中和抗體、保護力」

 

加入常春月刊LINE@好友,即享更多健康資訊!

返回列表
活動看板 ACTIVITY

本期雜誌促銷

【電子雜誌】一年12期,優惠價1,500元,限時再贈3期~

我要訂閱

我要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