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台視文化公司《婆媽最想知道的健康大小事》
作者:林書煒
家庭主婦最在意的事情之一,就是如何把居家生活處理到最佳狀態,包括飲食、穿著、生活用品等,如何吃得安心、用得安全,每一個小細節都是智慧,也是每天不斷在學習的事。
食物保鮮有技巧
◎生食類:
生食類如魚、肉、海鮮等,剛買回家後,可趁新鮮時先清洗乾淨,然後按每一餐的食用份量分裝保存,並於包裝外填上食物名稱和存放日期,最好再加上一個「入」字,以免忘記是
由於海鮮及魚類從大海中撈起,含有海洋弧菌,若是雞鴨等肉類,則可能有沙門氏菌,從土壤生長的蔬菜類易有大腸桿菌,加上在拿取這些食物之前,若未徹底洗手,手上可能會有金黃色葡萄球菌。一旦處理不當,這些病菌恐造成二次交叉感染,甚至病從口入,引起腹瀉、嘔吐、腸胃炎等問題。
◎熟食類:
熟食類如冷盤、涼菜,置於室溫下不宜超過1天,以免細菌孳生。滷味、茶鵝等,當天沒吃完,放入冰箱冷藏,隔天一定要加熱後再吃;若是醉雞、嗆蟹等,最好是依每餐份量先分裝保存,或用乾淨的筷子每次只夾取適量食用。
◎根莖葉菜類:
菜市場買回家的葉菜類,如果含有水分,可在塑膠袋中放入兩張衛生紙,以吸收多餘水分,有效防止蔬菜腐壞。但存放蔬菜時,不宜過度擠壓,以免加速腐爛。根莖類如蘿蔔,若要延長保存期限,記得先將蘿蔔葉切除,以免吸收蘿蔔的養分及水分,造成蘿蔔空心。
◎水果類:
水果最好是現切現吃,因為只要一切開或切塊,維生素C等抗氧化劑就會快速氧化,即使沒吃完,放入冷藏室,水溶性維生素仍會流失。但像是西瓜、鳳梨等,份量較多,可能一次吃不完,可選擇底部有網狀的保鮮盒,讓水果的水分往下流,避免泡在湯汁中。
洗衣改用肥皂絲或環保洗衣精
洗衣精、洗衣粉的成分,主要是陰離子型界面活性劑;若是濃縮洗衣精,界面活性劑或其他化學成分的含量會更高。界面活性劑是由動物性油脂或植物性油脂如椰子油等製成,如果洗衣精製作過程中未將油脂再皂化反應,就會使某些油脂成分被保留下來,造成衣物清洗後殘留油耗味。
號稱洗淨效果超強的洗衣精,成分相當複雜,除了界面活性劑外,還包含氧化劑及特殊用途的酵素。所以,如果只是棉、麻等簡單材質的衣服,反而會被成分複雜的洗衣精破壞掉。這種洗衣精直接接觸皮膚,還甚至可能造成皮膚潰爛。
強調有立即洗淨效果的洗衣精,通常含有生物酵素的成分,可是酵素只會針對某一種特污垢來分解清除,用在其他污垢上則沒有效果。標榜單一天然成分如檸檬、橘子的洗衣精,很難將衣物完全清洗乾淨,必須經過化學處理後,才能有洗滌效果,但這樣的洗衣精卻會宣稱百分之百天然。如果包裝上標示有增艷劑、增白劑、增色劑等,小心可能添加了螢光劑。
因此,挑選洗衣精、柔軟精、冷洗精時,應避免含有壬基苯酚類的成分。儘管目前規定壬基苯酚類界面活性劑重量比小於0.1%即合格,但最好還是盡量避免,改用肥皂絲或有環保認證的洗衣精。
使用防蚊產品,要因地制宜
常見的居家防蚊商品,包括傳統捲式蚊香、電蚊香、水煙式殺蟲劑、防蚊晶凍電蚊拍、光觸媒捕蚊器、驅蚊燈泡、捕蚊燈等。防蚊晶凍使用酒精溶劑製成,作用類似室內芳香劑,防蚊效果較不佳;光觸媒捕蚊器則散發出二氧化碳,吸引蚊子,但會隨使用時間而耗損,效果不彰。
蚊子種類繁多,紫外光對各類蚊子的吸引力不同,例如熱帶家蚊就對光線較敏感,易被捕蚊燈捕獲;但白線斑蚊、埃及斑蚊等對光線不敏感,不易受紫外光吸引而被捕蚊燈誘殺。
防蚊產品的功效,除了受限於蚊子種類外,也會因地而有差異。比如,傳統蚊香味道較重,最好放在大門口,可避免蚊子飛入室內;房間內最好使用液體電蚊香或隨身風扇電蚊,但液體電蚊香僅適用於4坪大空間。
至於坪數大的房子,可用水煙式殺蟲劑,以使防蚊成分能揮發、散落在每一角落。但缺點是當使用水煙式殺蟲劑,必須關閉所有門窗,人和寵物都不能待在室內。
【本文摘自 常春月刊37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