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減肥 總比不減肥好
根據刊登在《乳癌研究及治療期刊》中,由法國及英國癌症研究專家組成的研究團隊所進行的跨國研究發現,體重過重或肥胖,可能增加乳癌患者再發,以及發生第二種癌症的機率。而美國布朗大學的研究則顯示,即使減胖者後來又復胖,都比沒有減肥者更健康。
每天走路半小時,2年瘦7公斤
節食、吃減肥藥……,很多人為了減重傷腦筋,現在有好辦法。英國研究發現,只要把通勤方式從搭車改成騎腳踏車或走路,不必走很遠或很久,每天只要走半小時,2年體重可減去約7公斤。
怕胖採高蛋白飲食,恐早死
很多身材窈窕的女明星公開保持身材的秘訣,常常都是少吃或不吃澱粉的高蛋白飲食,但研究發現,若有心臟病風險,採高蛋白飲食不僅無助於減重,體重甚至會增加,還會有早死的風險。
肥胖上身,癌症跟著報到
台灣男人每2人就有1個胖子、女性則是每3人就有1個,肥胖已經是很嚴重的問題。許多人以為肥胖只是影響外觀而已,但是英國的研究提醒,體重過重會增加癌症發生機率,比我們想像中更可怕。
降體重,不再「肝」著急
當身體攝取過多的油脂、澱粉、糖分及酒精等熱量時,超過身體所能應付的範圍時,肝臟細胞便會將這些多餘的熱量,轉化成脂肪蓄積在肝臟內,引起程度不等的脂肪肝。
降體重,不再「肝」著急
脂肪肝目前無藥可醫,但可透過降低體重、運動,同時改善飲食,來消除脂肪肝。
當身體攝取過多的油脂、澱粉、糖分及酒精等熱量時,超過身體所能應付的範圍時,肝臟細胞便會將這些多餘的熱量,轉化成脂肪蓄積在肝臟內,引起程度不等的脂肪肝。
想減肥,吃不會囤積脂肪的食物
為了控制體重,很多人錙銖必較地嚴格控制攝取熱量,擔心多吃了幾卡路里就要變胖了。不過,根據美國波士頓兒童醫院肥胖防治中心的研究顯示,不只控制卡路里,食物種類會決定囤積在身上的脂肪量。
吃代餐包減肥,小心營養陷阱
代餐包應該只是暫時性的依賴,在食用代餐包的同時,應該慢慢建立正確飲食習慣的知識,再配合適度的有氧運動,體重控制不復胖的目標,再也不如想像中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