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ARTICLE AREA
更多分類搜尋結果
中風、失智、腦外傷…,導致台灣50萬青壯年面臨失能,積極做好1件事是恢復自理的關鍵
當務之急便是建立民眾疾病防治及病後復健的衛教觀念,並積極提升全民維護腦部健康的行動意識,讓民眾多加注意維護腦部的健康。
發佈日期:2023/07/19
瀏覽人次:4017
WHO: 每3秒鐘新增1名失智症患者,重聽者不做1件事,恐加速大腦萎縮速度,嚴重將走向失智
65歲以上長者因為聽覺毛細胞老化,每三人就有一人可能有聽損狀況,生活中除了有漏接電話、社交困難外,還可能因為聽不到交通號誌聲、警示聲等而有較高的危險。
發佈日期:2023/07/03
瀏覽人次:4005
研究提醒:老年人經常做1件事,有助降低失智風險
醫學界很擔心青少年、年輕人上網成癮,不過,卻經常利用網路學習或互動等方式,來改善老年人的認知、增加學習力等研究。
發佈日期:2023/06/28
瀏覽人次:4467
全台有300萬人腦霧!不治療恐失智,且不只有新冠引發腦霧,2種性格的人是高危險群
年新冠確診治療後身體逐漸康復,但最近卻明顯感覺思考出現障礙、注意力無法集中,甚至偶而因「斷片」遺漏重要的工作
發佈日期:2023/06/07
瀏覽人次:24805
別讓失智威脅健康!!想護腦、防失智,建議補充1元素,香蕉、綠色蔬菜、酪梨、腰果、杏仁都吃得到
飲食中的鎂與較大的腦容量和較低的白質病變(WML)相關,尤其是在灰質和白質中。
發佈日期:2023/06/04
瀏覽人次:4896
電視聲音越開越大聲,爸媽拒戴助聽器,怎麼辦?恐增加1疾病風險
但若不戴助聽器,就會跟外界隔離,聽不到汽機車按鳴聲、煮沸水時水壺的嗶嗶警示聲等,生活就會經常處於危險中,同時也會提高罹患老年失智症的機率。
發佈日期:2023/05/30
瀏覽人次:4041
臺灣30~64 歲年輕型失智症約12000人,了解病程與症狀,基積極對抗病魔
其腦部障礙以侵犯額葉或顳葉為主,早期可能會出現兩種特性,第一為性格改變且無法調整,以致有不適切之行為反應及活動
發佈日期:2023/05/26
瀏覽人次: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