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佩芬
每個人內心都有衝動特質,碰到不同事物會展現出不同程度的衝動行為,衝動是指從思考到行動的時間長短,面對外界的刺激,產生情緒反應如生氣,而做出的決定例如離職。
個案故事
素珠對於自己的工作一向盡心盡力,但龐大的工作壓力,讓她常處於緊張狀態,所以,和上司的關係也有點緊張對立,因為工作壓力大,素珠下了班就不想面對和工作有關的人事物,加上有家務、小孩要忙,因此,同事間的聚會、應酬,她鮮少參與,平時,也很少和同事互動。
有一天晚上下班後,她突然接到主管電話,針對她的工作內容提出質疑,當時,上了一整天班,真的很累,下班又接到公司電話,實在很沒耐性和上司主管周旋,說著說著,她覺得這位主管對她不懷好意,她心裡又氣又累,脫口而出:「乾脆把我辭掉算了。」主管也順著她的話語回覆:「既然你想辭,明天就來辦手續離職。」沒有任何挽留的意思。
事後,素珠得知,早在主管打這通電話之前,他已事先詢問同事對於素珠在職場上的工作表現以及同事間的相處狀況,可能一開始就有企圖想逼退她了。總之,素珠後來想想,覺得自己衝動下辭職,真的很冤,但是,已提出辭職的意願,無法回頭了。
在職場上工作,不論是工作上的挑戰或是人際往來,都會產生各種情緒感受,職場環境趨於複雜,工作及情緒壓力越來越大,導致年輕上班族經常更換工作,一不如意,就衝動離職;年長者也想著提早退休,離開職場。其實,不論是衝動換工作,還是提早退休,過高的離職率將鬆動各行各業競爭力,不論是個人、還是企業,輕易離職絕對是個無法創造雙贏,反而是兩造皆輸的格局。
負面情緒引發衝動特質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黃守宏表示,根據《精神疾患診斷及統計手冊》第四版,人格疾患可分為3大類:A型是想法較特異,如妄想型、分裂型人格;B型是情感表現較不穩定,如反社會人格、邊緣性格、自戀;C型是焦慮,如迴避型、依賴型、強迫型等,這三類族群都具備有衝動性特質,大多數的人,或多或少都具有上述程度不一的人格特質,就如同12星座一樣,每個人均混有這3種特質,所占的比率也有差異。
每個人內心都具有衝動特質,碰到不同的事物,會展現出不同程度的衝動行為,衝動指的是,從思考到行動的時間長短,面對外界的刺激,產生情緒反應如生氣,而做出的決定,比如辭職,就是一項重大決定。特別是容易出現負面情緒,例如憂慮、焦慮的累積,就容易引燃員工衝動的離職行為。
決定辭職前可做5件事
黃守宏指出,會出現衝動離職的人,以男性居多,在傳統文化中,男性不習慣和他人分享、討論內心的想法,20~40歲女性反而比較願意和精神科、身心科醫師、心理諮商師提及心裡的聲音,當碰到求診民眾提出想離職的念頭,如果還沒有正式提辭呈時的建議如下:
◎以時間換取空間
請當事人延宕利用1個月的時間考慮重大決定(諸如辭職、男女分手、學生休學等狀況)後的利弊得失,再決定。因為在巨大壓力下,或是情緒不穩定的狀態下,會讓人的思考及眼界窄化,一味的鑽牛角尖。
◎製作表格,列舉出離職、不離職的好處及壞處
請列舉出離職的好處,例如尋找更適合的職場環境,壞處比如經濟受影響;留在原職的好處如環境熟悉,壞處如職場環境沒有改變等。
◎改善對現有職場的想法
在黃守宏的門診中,多數求診者的工作壓力是一陣一陣的,他會請求患者利用一個星期的時間,慢慢和職場工作壓力環境磨合,一星期後回診再討論。當事人有可能會慢慢轉移離職的念頭,因為類似的人事問題可能還是會浮現,仍有可能會面臨到衝動離職的窘境,唯有當事人轉換職場心情,適應公司文化,才可減少離職的想法。
◎找時間進行紓壓活動
運動、聽音樂和友人交際聊天等,都是可以紓壓的活動,最好選擇有興趣、可以長期持續的活動,也可以把和精神科醫師、心理諮商師的心理諮商當成練習,學習適切地陳述自己的想法,除了可以有宣洩情緒之效,也利於和職場同事的相處。
◎尋求專業第三者協助
會衝動離職的人,多數可能已經閃過好幾百遍離職的念頭,多數人在做出衝動離職決定之前,可能內心已經演練過很多次的離職場景,甚至已經和親友討論過離職的可能性。以黃守宏的經驗來說,大部分的人是和朋友討論,少數才會尋求家人意見。不論是朋友或是家人,因為都是熟識親近的人,在分析問題時,或多或少都帶有主觀的成見。黃守宏認為,倒不如找客觀的第三者一起討論,客觀的第三者可以是精神科或身心科醫師,也可以是心理諮商師。
主管的因應對策
不光是個人人格特質的問題,在特定的行業中,離職率偏高,員工衝動離職的情況也很普遍,比如旅館、餐廳等服務業,在醫療、老師等需要專門技能的行業,衝動離職的比率則相對較低。服務業對於台灣經濟發展有高度的貢獻,服務業員工流動率高,對於公司是個很大的損失,不少公司不得不想出因應策略,降低員工的離職意願。
◎營造良好的文化調適能力,如薪資和工作績效,人性化的領導,才能提升員工對於工作的滿意度,降低離職或衝動離職的機率,希望員工出現離職念頭時,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而非一時的衝動、逃避。
◎企業主在晉用人才時,會考慮個人學歷、婚姻狀態、雇用前的工作長短、員工人格特質、撫養人數等,希望薪資、健康、升遷機會、家庭照顧等,都能符合任用員工的期望,以減少人才流失。
◎對於出現情緒反應如憤怒的員工,企業主管最好能適時提供情緒上的協助,減少摩擦,以利提升工作效率。
用藥緩解離職而起的焦慮、失眠
腦中會閃過衝動離職的念頭,可能是來自包含和同事、上司、下屬間人際相處的衝突,也有可能是和工作內容繁重有關,黃守宏碰到的個案中,有人很想辭職,但礙於經濟壓力而痛苦的在原來的工作職場撐著,有的甚至因而患有焦慮、失眠、心悸、胸悶等症狀。在非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會給予藥物服用,多數民眾透過思考、考慮,想清楚了以後,不適症狀都可以獲得緩解。
【本文摘自 常春月刊39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