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水喝得夠、蔬菜也吃不少,為什麼還是排便不順?你知道嗎?每週排便少於3次就屬於便秘警訊。而且隨著年齡增長、久坐時間變長、運動量減少,便秘的機率會更高。
便秘6大地雷 你中了幾項?
雖然攝取足夠的蔬果、水分與好油脂有助腸道順暢,但某些常見食物,其實會讓你「卡」得更嚴重!營養師程涵宇分享常見導致便秘的6種食物:
1、酒精
酒精會抑制抗利尿激素(ADH),容易導致身體脫水。腸道水分不足,會讓腸內內容物變乾變硬,排便自然變得困難。
.建議對策:喝一杯酒時,應額外補充300-500ml的水,幫助維持腸道水分平衡。
2、麩質(對特定人群)
對乳糜瀉或非乳糜瀉性麩質敏感的人來說,麩質可能引起腸道發炎、蠕動變慢,導致便秘或腹瀉。
.常見高麩質食物: 麵包、蛋糕、餅乾、披薩、啤酒
.建議對策:若吃完這些食物後常有腸胃不適,可嘗試進行2-4週的無麩質飲食,觀察症狀變化。
3、紅肉
紅肉雖不直接導致便秘,但因其低纖維、高飽和脂肪,消化速度慢,當過量高動物性蛋白可能會減少腸道益生菌,影響排便規律,飽和脂肪過多還會影響腸道蠕動,可能與便秘風險增加有關,若又同時缺乏膳食纖維,就會影響腸道蠕動。
.建議對策:每週紅肉攝取不超過500克,搭配蔬菜與豆類補充膳食纖維,幫助腸道順暢。
4、油炸食物
高脂肪、低纖維的炸物(如炸雞、鹹酥雞)會延遲胃排空,減緩腸道蠕動,並可能因水分攝取不足導致糞便乾硬。
.建議對策:避免高溫油炸,可改用氣炸鍋、烘烤、少油快炒等方式。多攝取水溶性纖維(如蔬菜、奇亞籽、燕麥)潤滑腸道。
5、精製澱粉
相較於糙米,白米的膳食纖維含量低了5-6 倍,過多攝取精製澱粉會影響腸道蠕動與糞便體積。
.建議對策:每天至少三分之一的主食改為全穀類(如糙米、燕麥、地瓜)。嘗試地中海型飲食模式,搭配橄欖油與蔬果有助腸道健康。
6、加工食品
如泡麵、香腸、罐頭、零食等食品,通常含高鈉、高脂、低纖維,容易影響腸道水分吸收,加劇便秘問題。
.建議對策:優先選擇低鈉、少添加物的食品。避免連續多天攝取高鈉加工品。
有效改善便秘 養成5個良好習慣
1、多吃纖維:每日建議攝取25-30克膳食纖維,來源應包括蔬果、全穀雜糧、豆類與堅果
2、足夠水分:每天至少喝 8 杯水(約 1.5-2 公升)
3、均衡飲食:避免長期攝取高油、高鹽的加工食品
4、維持運動習慣:每週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游泳、瑜伽等
5、有便意就上廁所:不要憋便,造成惡性循環
(記者吳珮均、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吃芭樂籽反而拉更順!營養師認證揭「4大意想不到好處」 還能幫助減肥
·早上空腹喝「這1種油」護胃、防便祕,還穩血糖!專家激推 每日10cc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