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入秋天氣變涼!中醫師急勸「做4件事」防乾咳、便秘 大家最愛1宵夜食物也先別吃
字體
瀏覽人次:6218 返回列表

 

時序入秋,漸漸感受到些許涼意,早晨騎車的上班族更可以感覺到天氣明顯轉變,早晚應適時添加衣物以免著涼;秋天是收斂的季節,植物開始落葉及動物們開始儲備能量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寒冬。

 

秋氣屬燥 容易出現這些症狀

 

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中醫師賴卉蓮提醒,秋氣屬燥,即乾燥而水分不足,可能與溫度下降、濕度變低或是季風逐漸增強的影響有關。而燥邪容易傷肺,容易出現乾咳、氣喘

、口鼻乾燥等症狀,皮膚方面會出現乾癢情形,甚至肺氣也會影響大腸導致津液不足而便祕

 

 

秋天養身之道 飲食忌宜一次看

 

所以秋季養生之道,賴卉蓮強調,潤肺是一個重點,飲食上可適當食用潤肺的食材,如白木耳、山藥、蜂蜜、秋葵、甘蔗、蘿蔔、梨子、核桃等。體質較燥熱的人盡量少吃燥熱煎炸的食物,如鹽酥雞、炸豬排,及減少辛香料如:辣椒、胡椒等,防止辛溫助熱,加重燥邪對身體的影響。

 

 

日照時間縮短 易誘發負面情緒

 

此外,入秋後日照時間漸短,植物開始枯萎凋零,容易誘發哀愁憂傷的消極情緒,此時應注意調整生活作息,早睡早起養足精神保持內心的平和,維持良好的運動習慣,多到戶外踏青曬曬太陽,也可使肺氣得以舒展,達到養肺疏肝的效果。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秋燥乾咳、痰多分3種! 中醫公開「養陰潤肺秘訣」:1飲品+3穴位有效舒緩
·入秋乾癬復發! 中醫師提醒:「1飲品」絕不能碰,就連麻油雞、薑母鴨、羊肉爐也要避免

加入常春月刊LINE@好友,即享更多健康資訊!

返回列表
活動看板 ACTIVITY

本期雜誌促銷

常春月刊二年24期,優惠價3,600元

我要訂閱

我要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