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會罹患卵巢癌可能和體內1物質不足有關?基因、遺傳、肥胖、晚育也是危險因子
字體
瀏覽人次:4125 返回列表

一般認為,卵巢癌和基因、遺傳、肥胖、晚育晚生或少生、不生育等有關,最新研究發現,女性如果陰道內有益菌太少的話,發生卵巢癌的風險也會增加,研究刊登在《刺胳針腫瘤學期刊》

 

近年來,關於體內益生菌的研究盛行,倫敦大學學院研究人員為了解微生物和女性卵巢癌的相關性,以

176名患卵巢癌的女性、109名帶有罹患卵巢癌高風險基因BRCA1的女性,以及295名無明顯遺傳風險的女性,以陰道試劑採集陰道益菌進行分析;結果發現,帶有卵巢癌基因以及50歲以下罹患卵巢癌的女性,陰道內益菌量最低,雖然研究人員目前仍無法確定陰道益菌過低會增加卵巢癌風險,但認為體內微生物也是未來的研究方向之一。

 

專家意見: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部長劉偉民表示,遺傳基因是目前已知和卵巢癌最有相關的原因,體內微生物和卵巢癌的關係,他認為還需要很多研究來佐證。但他認為和台灣女性關係很密切的卵巢癌危險因子:子宮內膜異位症,明顯被低估,因此提醒年輕女性,尤其應該要當心。

 

劉偉民說,卵巢癌有一百多種類型,台灣近年來,越來越常見的「明亮細胞癌」,已經發現和子宮內膜異位症有關。據國內外的統計都發現,卵巢癌患者中,有25以上,同時有子宮內膜異位症,這幾年該院有許多很年輕的卵巢癌病患,都有嚴重經痛,而且發現有子宮內膜異位瘤,有些誤以為腫瘤還小不嚴重,有些則因為合併不孕症,所以會先治療不孕症,結果在產後或懷孕中,發現異位瘤原來是卵巢癌,因此,他提醒台灣女性預防卵巢癌,更重要的是有經痛、子宮內膜異位症的話,一定要治療,以免癌症發現太晚,來不及搶救。

 

延伸閱讀:
111年死亡人數增2萬,癌症仍是死因首位,新冠肺炎列第三名且近9成為銀髮族
台灣每10人就有1位糖尿病!控糖失敗非全是飲食害的 專家揪「1大關鍵」

 

加入常春月刊LINE@好友,即享更多健康資訊!

返回列表
活動看板 ACTIVITY

本期雜誌促銷

【電子雜誌】一年12期,優惠價1,500元,限時再贈3期~

我要訂閱

我要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