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ARTICLE AREA
更多分類 後疫情時代,與病毒共存
瀏覽人次:10938 返回列表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478期
新冠疫情紛擾全球已將近3年的時間,在這期間,全球共同經歷了鎖國、封城,也等到了新冠疫苗和治療藥物的出現。去年開始,歐美國家紛紛走向與病毒共存、國境也逐漸開放,人民的生活也恢復正常,台灣則是在2022年10月13日正式開放邊境,這後疫情時代的來臨,我們該如何與這個不會消失在地球上的病毒共生存?
【PART1】世界和台灣新冠疫情現況
目前社區免疫保護力高達60%,但隨著原始疫苗失效,逐漸喪失保護力,唯有的方法就是強化接種雙價疫苗以減低重複感染,進而減低衰弱族群中重症及死亡。
【PART2】後疫時代生活新常態
新冠病毒從一開始的原始株,死亡率比較高,讓大家相當擔憂;但隨著時間不斷流逝,病毒也跟著變異到現在的主流株,傳染力雖然高,但死亡率降低了,各國似乎走向與病毒共存的生活,這種狀況下,這兩年三來疫情對人類生活有哪些改變?
【PART3】長新冠與慢性病
目前文獻中已記錄的長新冠症狀就有200多種,其中以疲勞、呼吸急促或困難、認知功能障礙(例如腦霧:包括無法集中注意力、無法專注思考、記憶變差、失眠等)最為常見。什麼是長新冠?與慢性病的關係為何?該如何解決?
【PART4】養好免疫擊退新病毒
這次的新冠病毒搞的全世界措手不急,但由於地球暖化、環境不斷變異的關係,難保之後不會有新的病毒出現;既然人類無法阻止新病毒的出現,但可以從養好自己的免疫系統做起,如此就能對抗各種新興病毒與疾病的來襲。
延伸閱讀:
。疫後新生活,7成民眾對未來疫情樂觀,但仍有3成認知不及格,衛教需再努力
。後疫情時代瘋出國,人在國外發燒、咳嗽,想買快篩,英語該怎麼說?想買維他命B群卻不知道如何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