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連假出遊搭車,3族群最容易暈車,搭乘前4-12小時,就可以用「1物品」預防
字體
發佈日期:2022/09/09
瀏覽人次:4028 返回列表

文:編輯部

 

三天連假你準備出去玩了嗎?近年國旅蓬勃發展,民眾在旅遊時都會搭乘交通工具,無論是路、海空都有可能遇到路途顛簸造成暈眩或噁心等症狀,可以統稱為動暈症(Motion sickness),有些民眾會使用暈車藥物來預防暈車症狀。

 

用貼片藥物預防暈車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藥劑科總藥師鄭詠安指出,動暈症發生原因是由於平衡器官視覺、內耳前庭與視覺對於自身狀態感受不一致造成,動暈症好發於612歲的兒童、孕婦及有偏頭痛的患者。

 

目前最常使用的暈車藥物是副交感神經阻斷劑的scopolamine(東莨菪鹼)與抗組織胺。Scopolamine常見劑量是1毫克貼片 在搭乘交通工具前4小時至12小時貼於耳後,藥效可以持續72小時,若有需要可以在72小時候更換新的貼片。常見副作用為:鎮靜、眼睛、口腔黏膜乾燥、長輩須小心可能有尿液滯留的現象。因為是貼布劑型,皮膚較敏感的人可能會有接觸性皮膚炎的症狀。狹角性青光眼患者避免使用scopolamine成分藥物。

預防交通移動時的噁心不適感

鄭詠安表示,抗組織胺有分為兩代,可以作為預防動暈症的是第一代抗組織胺,常用於動暈症的是dimenhydrinatemeclizinediphenhydraminechlorpheniraminecyclizinecinnarizine口服藥,在乘坐交通工具前30分鐘至一小時前服用,有需要的話六至八小時可以在服用一次。副作用與Scopolamine,特別注意抗組織胺容易引起嗜睡、精神不濟,若有操作危險器具或是開車、騎車應盡量避免。

 

目前常見的動暈症藥物以預防交通移動時的噁心不適感,建議旅行前可以諮詢醫師或藥師,選擇適合自己情況的藥物使用。

延伸閱讀:
坐車就暈車、想吐!「最佳服藥時機」曝 食藥署示警「5大族群、3款藥」勿亂吃
非單純小毛病!醫破解「頭暈7大原因」 小心是腦中風、心血管疾病徵兆

 

加入常春月刊LINE@好友,即享更多健康資訊!

返回列表
活動看板 ACTIVITY

本期雜誌促銷

常春月刊二年24期,優惠價3,600元

我要訂閱

我要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