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連以晴
炎炎夏日,毒辣的太陽高掛在天空中,只要出門走沒幾步路,汗水就不斷沿著臉龐、脖子往下流瀉,濕濕黏黏很不舒服,也讓人心煩意亂。更讓人討厭的是如果擠在如沙丁魚的公車、捷運或是電梯裡面,往往會有一股酸臭的鹹魚味、夾雜著各式各樣的香水味直衝腦門,真恨不得立刻跳下車呼吸新鮮的空氣。
曾經有醫師針對體臭患者進行臨床統計,結果顯示有將近4成的民眾曾經因為狐臭、汗臭等狀況,而不敢搭乘大眾交通工具;也有大約3成的腳臭者,不願意在公共場合脫掉鞋子。統計數據也證實,身體容易散發異味的民眾,每5個人中,就有1人出現社交障礙的問題。
惱人汗臭好困擾
其實汗液本身是沒有味道的,會發生臭味是因為所含物質受到細菌的分解,加上碰到悶熱潮濕或通風不良的環境所導致。其實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體味,只是程度上的不同,因此,散發出來的味道也會有明顯與不明顯的差異。體臭會發生與汗液分泌的物質遭到細菌分解、發酵有關,人體有數百萬條的汗腺,依分泌性質分為小汗腺及大汗腺。
◆小汗腺:幾乎遍及全身,又以手掌、腳底和額頭為主,腺體開頭在皮膚表面的汗孔,負責排出清澈的汗液,但是排汗之後會因皮膚上的髒污物質被細菌分解後,而發出臭味。
◆大汗腺:只有分布在腋窩、臍窩與會陰部位,腺體開口在毛囊內,主要分泌帶有油脂、蛋白質、阿摩尼亞等物質的汗水,經過細菌分解後所產生的飽和脂肪酸會產生異味,進而發出臭味。
以下的族群較容易發生汗臭的狀況:
◆男性:汗腺分布密度較女性高,加上雄性荷爾蒙的影響,比較容易流汗,發生汗臭味的機率自然就比女性來得高。
◆體毛多的人:毛髮會阻隔汗水的揮發,使細菌黏附在毛囊上,就增加了體臭的發生機率。
◆油性皮膚的人:油脂與皮膚表面的塵埃等穢物,會降低皮膚的透氣度,有助細菌孳生,進而產生異味。
◆青春期的人:性腺分泌旺盛,大汗腺也會跟著增加分泌,導致體臭的機會增加。
尷尬腳臭難去除
腳心的汗腺比其他部位多出數倍且構造發達,出汗量也比較多,加上夏季悶熱的環境及包覆在密不透風的鞋子裡,更易出現如同台語所說「臭腳燒」的現象。細菌容易在這種濕熱環境下大量繁殖並分解角質蛋白,再融合汗水所含的乳酸、尿素等成分後,如鹹魚酸臭的味道就容易散發。
以下的族群較容易發生汗臭的狀況:
◆青春期的人:不論男女,只要活動量大、流汗量也多,男生穿球鞋打球或女生穿娃娃鞋、高跟鞋等逛街,都容易增加足部流汗的機會。
◆衛生習慣不佳的人:經常忽略腳部清潔,甚至沒有每天更換襪子,未曾定期洗鞋子。
消除汗臭7招
1.勤洗澡,保持身體乾爽、潔淨。
2.外出時,多帶一套貼身衣物,以供替換。
3.減少使用氣味濃厚的香水。
4.選擇吸濕排汗的棉質衣物。
5.少吃辛辣、味道濃烈的重口味食物,如蒜頭、辣椒、咖哩以及各種香料,以免氣味隨著汗水分泌,增加體味的濃度。
6.保持心情愉快,避免焦慮和發怒。
7.維持正常的作息。
改善腳臭6招
1.選擇透氣的鞋子如涼鞋,避免細菌孳生。
2.不要每天穿同一雙鞋子,準備2~3雙鞋替換。3.穿著吸汗材質的襪子,每天替換。
4.每天洗腳並擦乾。
5.鞋內噴灑爽身粉,保持鞋子乾爽。
6.每週去除足部角質,避免細菌、穢物殘留。
【本文摘自 常春月刊36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