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可診斷可治療,超音波應用日廣
字體
瀏覽人次:33172 返回列表

 

文∕林嬪嬙

 

超音波目前應用比率以放射科、腸胃科以及婦產科為最多,例如孕婦進行產檢都會用到超音波,而其他包括神經內科、腎臟科等,也都會使用到超音波。

 

超音波檢查可說越來越普及,應用的範圍也非常廣,包括內科、外科、皮膚科、眼科、放射科....等,都會用到超音波,不但診斷性很強大,而且優點遠多過缺點,無論在臨床診斷或是治療方面,都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

 

臨床上包括疼痛、感染等,都可利用超音波幫助查出病因,掛急診的疼痛病人,也可以使用超音波來診斷,查看是否罹患急性膽囊炎或是盲腸炎;小朋友幽門狹窄及腸套疊,一樣也能夠藉由超音波做診斷。此外,乳房檢查除了用到乳房攝影之外,超音波也可以檢查出乳房的疾病;只是有時腸胃道因為受腸道中空氣所影響,檢查起來會比較困難些。

 

疾病診斷、治療有重大突破

奇美醫院胸腔暨乳房影像醫學科主任麥志輝表示,隨著科技的突飛猛進,超音波檢查越來越精細,雖然超音波的機器只有一種,但是,可以搭配許多不同的探頭及軟體,例如腸胃科有腸胃科的軟體,另外,也可加上現在流行的彈力系數;乳房檢查方面,彈力系數能夠偵測腫瘤是軟的或硬的,通常惡性腫瘤的硬度會比較高,透過系數的分析,可判斷腫瘤是屬於惡性或良性;肝臟檢查也一樣,利用彈力系數就可以估算出肝硬化的程度,這都是最近比較新的診斷趨勢。

 

超音波的進展真的是一日千里,相當快速,和早期沒有超音波的年代比起來,差異非常大。超音波是在二次世界大戰後問世,之後無論在診斷或治療方面,都扮演著極重要角色,以前無法進行的檢查,現在都能迎刃而解,超音波這項發明,對人類的健康帶來莫大的幫助。

 

放射、腸胃、婦產科應用比率高

麥志輝解釋,簡單來說,超音波是利用探頭發射出高頻率的音波,再透過人體,在器官之間產生反射,利用探頭收集這些反射回來的音波,經過電腦處理之後,將結果顯示在螢幕上,以便醫師讀取診斷。一般人的耳朵能聽見的波動頻率在16~20000赫茲(Hz),超過此頻率範圍的聲音,人類便無法聽見,就稱為「超音波」,而醫用的超音波則是以百萬個赫茲(MHz)為單位。

 

超音波除了幫助診斷,在治療方面也有很大幫助,例如:體內出現膿瘍,可使用超音波幫助進行穿刺引流,把膿引出來;又例如進行掃描的時候,如果發現有乳房腫瘤或肝臟腫瘤,同樣能夠藉由超音波進行切片檢查,只要超音波能看到的部分,幾乎都能夠做切片檢查。目前應用比率以放射科、腸胃科以及婦產科為最多,例如孕婦進行產檢都會用到超音波,而其他包括神經內科、腎臟科等,也都會使用到超音波。

 

超音波檢查,優點多過缺點

超音波的優點遠多過於缺點,主要的優點包括:

 

◎沒有任何傷害:不同於放射科的儀器,超音波完全沒有任何的放射線,沒有放射線可能造成的輻射傷害。


◎收費相當便宜。


◎使用方便:超音波的移動性很強,幾乎到處都能做,甚至可以移到病床旁幫病患做檢查。


◎立即得到結果:超音波檢查可當場知道結果,馬上知道是什麼問題,不需要經過影像重組。


超音波也有幾個缺點,簡述如下:

◎容易受到空氣阻礙:空氣會阻礙超音波的進行,所以,假如病人的肚子發生嚴重的脹氣,就無法利用超音波看到器官的構造。

◎無法看到骨頭後面的結構:骨頭會將超音波反射回去,所以,超音波無法看到骨頭後面的結構。


◎嚴重肥胖易影響準確度:有些過度肥胖的病人,超音波無法深入達到器官,也會造成檢查上的困擾。


◎病人難配合,容易造成困擾:有些在加護病房住得比較久的病人,配合度較差,可能無法順利做超音波檢查。

 

超音波檢查注意事項

實施超音波的步驟以及要注意哪些事項?必須看是什麼樣的超音波檢查,如果是乳房檢查,只要穿著寬鬆的衣服即可;若是腸胃道的檢查,會要求病人前一個晚上就要開始禁食,因為吃過東西會使膽囊縮小,檢查時比較難以看出疾病,所以,必須要在空腹時來進行。而且腸胃道裡頭沒有食物,比較不會有產氣情形發生,不會影響超音波的掃描,可以讓檢查順利進行;另外,像是產檢的部分,就沒什麼特別的限制;而像是肌肉、骨骼、甲狀腺等比較表淺部位的超音波檢查,也都比較沒有特別的限制或是需要注意的事項。

在檢查步驟部分,以腹部超音波為例,檢查過程應注意事項:

●檢查前需空腹6小時,可以喝開水。

●檢查時間約10分鐘。

●檢查步驟:

1.平躺於檢查床。

2.由醫師操作於腹部塗抹凝膠,以超音波探頭,接觸皮膚、接收影像,判讀腹內器官(包括:肝、膽、胰、脾)是否有異常。

3.檢查完畢,以衛生紙擦拭受檢部位。

●檢查中應注意配合醫師的指示,包括呼吸方式、更換睡姿等。

●檢查後應依預約時間回診。

由於超音波對受檢者沒有任何害處,也沒有放射線疑慮,所以,受檢者不需要擔心或特別要小心的地方。

 

侵入性超音波,會有些微不適

如果屬於比較侵入性的超音波掃描,會深入到身體內,例如經直腸超音波檢查,病患會有些許不舒服,但都在能接受的範圍之內,如果病人本身有痔瘡,必須提醒操作者在塞入時特別小心。

此外,包括心臟科使用的經食道超音波,或腸胃科常用的內視鏡超音波等,這類檢查也必須放東西進去體內,過程會比較辛苦,難免有些不適,所以,會要求受檢者必須禁食,不過,這些不舒服通常都是能夠忍受的。

以超音波引導下肝內注射治療為例,主要注意事項有:

●檢查前應注意:需禁食4小時;填寫檢查同意書。

●檢查步驟:

1.術前注射止痛藥

2.消毒腹部皮膚。

3.醫師由腹部插入注射針。

4.進行藥物注射所需的時間,視腫瘤大小及是否鄰近血管而定,約數10分鐘到1小時左右。

●檢查中會請病人盡量放輕鬆,並配合醫師指示,以利檢查的進行。

 

準不準跟操作者技術經驗有關

超音波是一項可靠的檢查儀器,準確度的高低與否,主要看操作者的技術和經驗,這是相當重要的。例如以盲腸炎來說,初學者操作時可能檢查不出來,但是訓練良好的專業人員,操作時可以有78成的敏感度,在盲腸炎的檢查,可達到9成的準確度,所以,診斷準確度主要與操作者有關。

 

【本文摘自 常春月刊394期】

 

返回列表
活動看板 ACTIVITY

本期雜誌促銷

常春月刊二年24期,優惠價3,600元

我要訂閱

我要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