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本文摘自 常春月刊405期】
文/蘇逸晴
秋冬時節氣候乾燥,頭皮代謝出狀況,常造成頭皮發癢、頭髮毛燥,因此,冬季如何養髮,就成了護髮最重要的關鍵。
台灣的秋冬時節,溫度高高低低反覆的形態比較多,對頭皮及頭髮來說,氣溫高時容易出油、出汗,頭皮容易滋生細菌,產生毛囊發炎等狀況,溫度低時面對變化多端的氣溫,常使得原本就有脂漏性皮膚炎、過敏性皮膚患者等產生頭皮搔癢、落髮增加(正常落髮量為1
<觀念1>不要過度清潔
書田診所皮膚科主任醫師鄭惠文表示,這類頭髮問題得先從基本的清潔問題開始著手改善,每個人的洗頭頻率會因為內在體質(頭皮較易出油、頭皮容易發癢,可能需每天或每兩天洗頭一次),或是外在環境(工作活動環境是否會大量流汗或是需要戴帽子、長時間戴安全帽者需要每天洗頭)而有差別外,要特別留意適度清潔比過度清潔更重要。
特別是頭皮癢的時候,洗頭別用指甲尖搔抓,也許在洗頭的過程中可以減少癢感,但卻很容易在搔抓時造成傷口,反而會增加頭皮感染與不舒服的機會。
<觀念2>髮品功能越單純越好
臉蛋要保養,頭皮和頭髮當然也需要,特別是季節交替的時節,更要注重保養品的選擇使用,鄭惠文提醒,清潔頭髮記得選用洗髮與潤絲分開的產品,不要用雙效產品,每一種商品的功能性越單純越好。
許多人習慣在洗頭時用梳子梳頭,一方面梳順頭髮,另一方面也有搔抓的效果,但鄭惠文說,其實這樣更傷害頭髮,特別是在頭髮濕濕的時候梳頭,會讓毛鱗片受損的更嚴重,容易造成頭髮斷裂。
<觀念3>建立分區保養概念
挑選洗頭、洗髮用品,盡量要有「分區保養」的觀念,頭皮是頭皮、頭髮歸頭髮(除了三分頭那種超短髮者除外),會建議用針對頭皮護理的產品來清洗頭皮,頭髮潤澤芬芳的產品來清洗頭髮,分開使用也能避免產品功能性不同,而造成頭皮或頭髮的負擔。
資深髮型老師王俐人表示,洗髮、潤髮及護髮產品要挑選品牌,不要用來路不明等產品來傷害頭髮。由於台灣秋冬氣候偏濕冷,濕氣重會讓頭髮容易塌,所以,選用水性護髮產品,減少使用油性護髮來增加頭髮重量;甚至梳子的選擇也要注意,少用塑膠梳子避免增加梳頭髮時產生的靜電,可選用木頭梳、黃金梳等。
<觀念4>避免長時期高溫烘吹
在吹整護理方面,王俐人建議,避免長時期高溫烘吹易造成頭髮分岔;洗完頭髮後的吹整方式,建議先將頭髮分成兩半,一半一半的吹乾,把握從上往下、由後往前方式吹乾原則,才能讓頭髮滑順不毛躁。
時下女性喜愛利用電棒或電捲造型頭髮,王俐人提醒避免讓頭髮過度受到熱傷害,而產生斷裂與分岔問題;特別注意的是,細軟髮質者為了不想讓頭髮軟塌,可用拉起髮根的方式吹乾,能讓頭髮顯得蓬鬆豐盈。
加入常春月刊LINE@好友,即享更多健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