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關鍵不在高嘌呤! 你每天喝的這2種飲品才是元兇
許多罹患痛風的民眾,雖然少吃高嘌呤食物,但仍狂喝含糖果汁、啤酒助興,以為「可以補充纖維素兼降低痛風風險」,殊不知含糖飲料與啤酒會延緩尿酸代謝,根本就是痛風製造機。
年紀輕輕就痛風 這項因素讓風險增3倍!
痛風的發生,主要有先天遺傳因子及後天因素,先天遺傳多因體內對尿酸代謝不易。後天影響痛風的因素最主要為肥胖,其不但造成高尿酸,也會阻礙尿酸的排泄。
冬天蔬食3要素 護心抗癌好時機
冬天是心血管疾病、脂肪肝、痛風與代謝疾病等問題叢生的季節。從營養學觀點來看,此季節的飲食應著重於護心以及抗癌上,飲食型態應該蔬菜多於水果,尤應多攝取偏深色或十字花科的蔬菜,像是菠菜、青花椰菜、山茼蒿、白花椰菜、白菜、白蘿蔔等,對抗氧化、提高免疫力、預防心血管疾病等有助益。
要有病識感,慎防8大腎病纏身
國人常見腎絲球病變、腎病症候群、糖尿病腎病變、高血壓腎病變、痛風腎病變、腎囊腫、泌尿道感染、尿毒症等8大類腎病。然而,初期腎臟病沒有症狀,容易讓人忽略病情的嚴重性,腎臟病種類多,與許多慢性疾病也有正相關,若沒有病識感,對健康所造成的負面影響恐怕難以想像。
水不足,易生病
空氣、陽光和水,是人類生存的3大要素,水的重要性可見一斑。多喝水有益健康,可治百病;水喝太少,會導致身體產生各種疾病,包括尿路結石、膀胱炎、痛風……。
飲食與運動,痛風生活控制8原則
痛風曾有「富貴病」的稱號,意指吃得太好,導致痛風上身。事實上,引發痛風的原因很多,包括遺傳、代謝普林的酵素異常、腎臟功能不良、服用藥物、肥胖、劇烈運動等,其中,攝取太多高普林食物或飲酒,更是誘發痛風的頭號殺手!
暴飲暴食,易痛風發作
天冷,是享受火鍋與進補的季節,加上年後不少喝春酒的餐敘,在吃進大魚大肉的同時,潛藏的疾病也可能伺機襲擊!其中,有明顯年輕化趨勢的「痛風」,一旦引爆,可是會痛到要人命!
痛風,怎樣吃不發作?
過年期間大魚大肉之後,腳趾、手肘關節的疼痛也主動和你聯絡「拜年」了?台語俗諺:「呷魚呷肉也著菜佮(搭配)!」可別忘了吃足量的蔬菜和多喝白開水,才能讓你在大塊朵頤之餘,不必擔心痛風「惡客臨門」。
腳跟刺痛,小心足底筋膜炎
早上起床,腳底接觸到地板若有刺痛感,痛得無法走路,別以為是尿酸引起的痛風,骨科醫師表示,一下床,腳跟痛得不得了,就是「足底筋膜炎」的典型症狀,最好趕快找醫師診治,若長期漠視,會引發骨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