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ARTICLE AREA
更多分類搜尋結果
3成年輕乳癌患者都是這1型的,復發轉移風險高,治療選擇相當多元,透過基因檢測,找出最佳治療方式
年輕型乳癌患者雖然普遍預後較差,但隨著醫學不斷進步,乳癌已經有多元的精準治療方式
發佈日期:2023/10/05
瀏覽人次:3969
懸浮微粒PM2.5與肺癌、乳癌、心臟病有關,研究發現:這種維他命可抵消PM2.5的傷害
不過,最新的研究發現,補充維生素B或許可以幫助我們抵消PM2.5的傷害。
發佈日期:2023/10/03
瀏覽人次:4110
張金堅:HER2乳癌治療挑戰重重,備好武器療效佳
早期乳癌的5年平均存活率將近9成,有些乳癌第零期和第一期病人的5年存活率更接近100%,而乳癌第四期之五年存活率則跌至3成6,顯示及早確診治療的重要性
發佈日期:2023/10/02
瀏覽人次:5623
國人乳癌好發時間比歐美早10年,醫師盤點5大危險因子,其中BMI大於35風險增6成
已知的乳癌危險因子,包括乳癌家族史、家族遺傳基因病變、初經早、停經晚或從未生育,以及肥胖、飲酒、高脂肪飲食。
發佈日期:2023/09/30
瀏覽人次:3922
面對棘手三陰性乳癌別慌,不再沒藥可用,1藥物能對抗癌細胞、延長存活期
三陰性乳癌通常被認為比其他類型的乳癌更具侵襲性,因此治療可能需要綜合使用化療、手術和放療等多種方式
發佈日期:2023/09/20
瀏覽人次:5246
迎接國際乳癌防治月,病友協會舉辦點亮粉紅絲帶活動,提醒國人關注乳癌議題
當每一位患者被宣判罹患乳癌的當下,內心一定很恐懼,乳癌病友協會的適時介入,協助病友對抗乳癌
發佈日期:2023/09/15
瀏覽人次:4429
男性乳癌更易轉移!「7個危險因子」曝:太胖慘中 醫示警:2類食物別吃太多
男性由於也有乳房器官,但男性的乳房通常呈不發育狀態,因此發生病變的機率相對於女性低的許多,但男性若具有幾項危險因子,罹患乳癌的機率就會提高。
發佈日期:2023/09/13
瀏覽人次:11615
乳癌是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名,乳癌權威張金堅呼籲:別因怕痛而不敢檢查,預防乳癌飲食8建議
乳房X光攝影可用來偵測乳房的鈣化點或微小腫瘤,發現無症狀的零期乳癌,是目前國際上經實證有效的乳癌篩檢工具
發佈日期:2023/09/12
瀏覽人次:5280
女性朋友晚上別再做1件事,否則會提高乳癌風險;吃乳製品有助壽命延長,但這一種反效果
愛吃宵夜的瘦子,罹患乳癌的風險是胖子的2~3倍,夜間進食長達20年或以上的女性,罹患乳癌風險較不吃宵夜者增加1.28倍
發佈日期:2023/09/11
瀏覽人次:6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