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死因近半數與腹部肥胖有關! 5項指標中3項要小心
依據107年成人預防保健資料顯示,超過5成的40-64歲的中年人口,三高中有一項異常且腰圍過粗,超過3成有代謝症候群,其中三高皆偏高且腰圍過粗,再加上體重過重或肥胖者近2成,令人擔憂的是,這群人每週固定運動超過150分鐘的不到1成。
據統計:2成孕媽媽吃不飽,胎兒恐陷入這些危機
近年來食安問題頻傳,根據統計,有2成的孕婦擔心吃下肚子的食物,傷害腹中的寶寶,每天只吃白飯和少量蔬菜、水果,導致體重愈來愈輕。
糖尿病減肥最忌做4件事! 先吃肉再喝湯也NG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和血糖控制不良、糖尿病罹患時間長短有關,再加上有高血壓、高血脂、肥胖的危險因子,視網膜病變更加惡化,做好適當的體重管理與控制血糖是相輔相成的。
叫媽媽不要再撿菜尾了! 當心變胖還會招惹婦癌頭號殺手上身
BMI數值超過30就已屬於中度肥胖的範圍,應注意體重的控制。然而,肥胖除了有外觀上的美醜問題,最重要的就是避免讓「肥胖」成為許多疾病的危險因素。
4 種減肥常有的表現! 讓你少吃多動反而更胖
「少吃多動」一直都是減重最重要的原則,但現實生活中往往因不可抗力之因素,使得減重之路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像是有的人一減少進食量就出現月經不規律、腳軟手抖、心悸等症狀,或是下班後只想癱軟在沙發上,完全無力運動,導致體重直線上升。
抗癌吃對才有幫助 教你5大原則讓癌細胞止步
癌症治療期間會出現許多症狀,例如:食慾不振、體重下降、體力虛弱、營養不良…等,在面對這些症狀 時,多數患者以為是身體生病或是治療引起的副作用所造成,殊不知這些症狀與發炎有很大的關係。
「癌王」易與腸胃不適混淆! 8大症狀藏胰臟警訊
胰臟癌在早期幾乎無症狀,所以難以察覺,即使少數出現症狀,也很容易與腸胃疾病或背部問題混淆,胰臟癌可能出現的症狀包括:食慾不佳、上腹部疼痛、噁心嘔吐、背痛、突然血糖升高、體重明顯下降、黃疸、脂肪便等,但發現時大多都為晚期,此時癌細胞往往已侵犯到鄰近組織或已轉移,後續治療也較棘手。
服用降血脂藥3食物要避開! 鐵齒不信恐害病更重
想恢復正常血脂,飲食可多攝取蔬果、全穀類食品、減少鹽份的攝取、改喝低脂牛奶及優格;烹煮食物時,可選用葵花籽油或橄欖油,避免攝取過多的飽和脂肪酸、反式脂肪,以降低血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此外,也可以透過規律的有氧運動,進行體重控制,增加血中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