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搜尋結果
*

新年假期大吃大喝發胖,小心這些疾病找上門

再過幾天,快樂的新年假期就要開始了,享受美食、美酒機會漸漸增加,美食佳餚當前總是難以拒絕,但若不忌口,連著大吃大喝幾天下來,容易導致肥胖上身,常聽到很多人一個新年假期就胖了2~3公斤,需要當心的是若體重過重,可能會增加心臟的負擔,同時也增加高血壓的發生率。

發佈日期:2021/02/09
瀏覽人次:26792
*

血壓忽高忽低比高血壓更危險! 醫師揭「這些行為」洗腎風險很高

要補保護腎臟,首重就是要控制自己的血壓。最好可以把血壓穩定控制在130/80mmHg左右,忽高忽低的血壓導致的壓力差,反而比長期高血壓對比腎臟的損害更為明顯。

發佈日期:2021/01/31
瀏覽人次:54109
*

上班族男比女更不健康! 醫師揭「3習慣」小心身體完蛋...你中幾項?

高血壓不再是熟齡專利,年輕白領族也要小心高血壓,收縮壓異常在30歲以下男性竟高達四成,原因評估與職場壓力、缺乏運動,飲食、作息不正常有關。

發佈日期:2021/01/25
瀏覽人次:30053
*

愈晚愈濕冷!低溫恐致心臟瞬間引爆 使用保暖物漏「1細節」危險急飆

當氣溫度驟降或溫差過大時,易引發血管收縮,對於有三高的病人包括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患者容易造成血壓突然升高,進而增加心臟病及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

發佈日期:2021/01/07
瀏覽人次:32670
*

高血壓比主動脈剝離更可怕! 日常「致命飲食習慣」曝光...超多人每天都吃

主動脈剝離的病患中,將近8成都有高血壓病史,是這些風險因子中的比例最高,同時也是其中唯一可控制與矯正的風險因子。

發佈日期:2021/01/04
瀏覽人次:47278
*

開車時發生心肌梗塞怎麼辦? 保命「2動作」死亡機率降

有三高(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者若突然出現胸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噁心、冒冷汗、頭暈或暈厥等心臟病症狀,而更年期女性則可能出現氣喘、背痛等非典型症狀,或是發生臉歪手垂大舌頭等中風徵兆,須立即「打119快就醫」。

發佈日期:2020/12/17
瀏覽人次:57148
*

心房顫動中風的機率是一般人5倍! 5個常被忽略的小毛病都是重要警訊

高血壓、糖尿病、其他心臟功能疾病等病人,都是心房顫動高風險群,一旦發病,便可能飽受心悸、胸悶、胸痛、呼吸困難、頭暈所苦。

發佈日期:2020/12/08
瀏覽人次:40406
*

只有膽固醇過高才會造成動脈硬化? 醫師公開10個意想不到的傷「心」元凶

一般大多人認為只有膽固醇過高問題才會造成動脈硬化,冠心症的危險族群還包含40歲以上男性、60歲以上女性、肥胖、停經後女性、三高問題(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生活壓力大、有冠狀動脈家族史者及長期抽菸者。

發佈日期:2020/12/04
瀏覽人次:77203
*

血糖、血壓控制不佳,小心影響腎功能! 身體4症狀都是在告誡你注意

高血糖、高血壓若長期未妥善控制,會對腎臟造成極大傷害,加速進入透析治療階段。此外,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與許多疾病互為因果關係,如心血管疾病、肥胖等代謝性疾病,除了致使腎臟病惡化、影響患者健康,更可能威脅公共安全。

發佈日期:2020/11/06
瀏覽人次:45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