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ARTICLE AREA
更多分類搜尋結果
全台500萬人血脂控制不良,好膽固醇、壞膽固醇、三酸甘油酯,心臟科醫師點出其中1指標是關鍵
根據衛福部公布的資料,111年10大死因的前7名當中,就有4項死因與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有關係,包括心臟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高血壓,都與高血脂控制不佳密切相關。
發佈日期:2023/09/06
瀏覽人次:7556
歐洲研究:孤獨會加重病情!糖尿病患孤獨,恐增1疾病罹患風險!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局在2020年的研究指出,有社會孤立感的人發生失智症風險增加50%、發生心臟病風險增加29%、中風風險增加32%。
發佈日期:2023/09/03
瀏覽人次:5301
吃很多卻很瘦,手抖、心跳快,別高興太早,恐怕得了甲狀腺亢進ft. 國泰醫院黃莉棋醫師
不自覺的手抖、心跳快、焦慮、很會吃卻體重下降、怕熱、眼球突起……都是甲狀腺亢進典型的症狀。有些人心跳快會以為心臟有毛病、吃很多體重卻下降而懷疑有糖尿病,但其實是甲狀腺出問題。
發佈日期:2023/08/31
瀏覽人次:5078
脂肪肝、糖尿病不是老年專屬,患者明顯年輕化,主要跟2種生活習慣有關
從中醫的角度看,這兩者都是痰的一種,肥甘厚味多積痰,與代謝症候群有關。中醫在改善這兩種健康問題方面可以扮演重要的角色。
發佈日期:2023/08/31
瀏覽人次:4490
中醫治療糖尿病、高血壓、關節痛,還能看不孕症、幫助長高?中藥是補品還是藥品?ft陳玫妃醫師
許多人對中醫存在疑惑,或是搞不清楚中醫和西醫的差別,有些人則是認為中醫需要長期治療,而且中醫好像是一個醫生可以治百病,可以看減肥、疼痛、長高、高血壓…等等
發佈日期:2023/08/24
瀏覽人次:4863
疼痛一直好不了,這4種神經病變疼痛會演變成慢性疼痛,糖尿病患、中風的人都要注意了
糖尿病疼痛性神經病變、帶狀皰疹後神經痛、三叉神經痛,不僅是典型的神經病變疼痛,也最容易轉演成慢性疼痛。
發佈日期:2023/08/21
瀏覽人次:4848
空腹血糖總是破百,恐進入糖尿病前期,遵守10件事就能逆轉,睡好覺、戒菸都要做到
糖尿病前期是一個重要的階段,因為在這個階段採取積極的生活方式干預,可以幫助降低罹患糖尿病的風險
發佈日期:2023/08/15
瀏覽人次:26096
不是汙垢!脖子黑黑洗不掉恐得糖尿病了 醫師告訴你:為什麼黑色頸紋跟糖尿病有關
小時候胖要注意!國中生肥胖出現「黑色頸紋」 嚴重恐演變成糖尿病/健康醫療網
發佈日期:2023/08/13
瀏覽人次:2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