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ARTICLE AREA
更多分類搜尋結果
聽力下降恐增加老年人失智症風險 人工耳蝸可能有助聽力改善
你知道聽力很重要嗎?除了可以讓我們聽見美妙的聲音之外,也因為有了聽力,人與人之間才能夠互動。而聽力對老年人來說尤其重要,從聽力受損的流行病學上可以得知,聽力下降會增加失智症的風險,這也是近年來備受關注的話題。
發佈日期:2020/09/21
瀏覽人次:34003
忘東忘西是記憶力不好,還是失智? 忘記到「這程度」很可能就是失智症
失智症是一種疾病,不是正常的老化現象,很多人常說老了容易老番癲、同樣問題重複問很多遍、走路不穩、重複地無法解釋的跌倒現象,以為人老了都是這樣,就很容易忽略了很有可能是失智症的表現。
發佈日期:2020/09/21
瀏覽人次:74052
家有失智者該如何相處? 臨床心理師教3種溝通話術...不要硬碰硬
於失智症的精神症狀,不要直接修正長者這些行為,而代之以正向的鼓勵或包容的支持,讓長者的症狀與自身、家庭共處。
發佈日期:2020/09/12
瀏覽人次:68309
β類澱粉蛋白是失智症發病、惡化原因! 記憶衰退加上3症狀都不是正常老化
根據民國101年全國失智症盛行率調查發現,65歲以上長者中每20人即有1 人罹患失智症,以此推估台灣65歲以上失智症患者近約13萬人。
發佈日期:2020/09/08
瀏覽人次:61866
重聽不矯正,這個器官恐退化得更快,還可能會失智
64歲的徐先生重聽的情況已經有10多年了,雖然曾經使用過助聽器,但效果不佳,經常因為雜音聽不清楚,而沒有每天配戴,只有在需要時才使用。重聽情況日積月累,加上未正常配戴助聽器,他的語音辨識能力漸漸變差,必須倚賴看人嘴型來猜測意思,工作和生活上非常不方便。
發佈日期:2020/07/15
瀏覽人次:29880
這件事多做幾下,腦部血循暢通,失智症不上身
運送能量到大腦的血流量,與頭腦的功能成正比,如果血液循環越暢通,越能提高大腦的功能,只要順利做到這一點,頭腦就會變得靈活,不但可提升記憶力,也能減緩痴呆的到來。
發佈日期:2020/07/14
瀏覽人次:54605
幹細胞外泌體,有望恢復這兩種難纏疾病
目前就科學所知,腦損傷與神經退化疾病是不可逆的,而大多數神經退化疾病與腦損傷會引起失智,在台灣估計已超過27萬人,這可能會成為邁入高齡社會必須面對的挑戰。除了高齡之外,各種程度的碰撞、不正常的生活習慣、高血壓、糖尿病、長期的壓力及心理疾病等,都是造成腦損傷或退化的可能因素。
發佈日期:2020/07/13
瀏覽人次:39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