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搜尋結果
*

五十肩突然不痛是好了? 醫曝「發病3階段」:小心後遺症

五十肩的正式名稱為沾黏性肩關節炎,盛行率大概為2%-5%,好發於中年女性和糖尿病患者。

發佈日期:2022/05/07
瀏覽人次:4880
*

滑鼠手、媽媽手、五十肩卡卡不舒服,超音波導引神經解套注射擊退痠麻痛

經解套注射是藉由注射麻醉止痛藥、生理食鹽水、低濃度葡萄糖水或自體血小板,將神經與周圍組織、筋膜或鄰近結構分開,解除神經壓迫的狀況,改善神經的血流供應,以達到穩定神經、改善神經發炎的作用。

發佈日期:2021/12/10
瀏覽人次:5578
*

五十肩痛到無法脫衣服,合併兩種療法不用含淚上班

肩關節囊及周圍軟組織發炎、纖維化,造成肩關節疼痛及活動幅度受限,即為「沾黏性肩關節囊炎」(俗稱五十肩),患者會明顯感到動作受限及疼痛,包括梳頭、穿衣、摸背、插手等,因而降低肩膀活動,長期下來使得肩部肌肉逐漸萎縮。

發佈日期:2021/09/14
瀏覽人次:5781
*

梳頭、脫衣肩膀痛到舉不高? 小心是五十肩!醫點名「好發族群」:是你嗎?

年後2個月復健科爆滿! 家政婦五十肩增生療法不卡關

發佈日期:2021/03/31
瀏覽人次:29377
*

手舉不高、睡覺壓肩痛爆? 小心是得了五十肩!醫揭「7種情況」愈不動愈痛

五十肩主要是因肩關節囊內沾黏,使得原本可以活動自如的關節,猶如被膠水黏住一般,進而出現手臂向前向上舉角度有限、睡覺壓到肩膀會痛、天冷時肩膀不舒服、女性穿脫內衣有困難等,使得許多患者愈怕痛,愈不敢活動,導致肩部沾黏更嚴重。

發佈日期:2021/01/11
瀏覽人次:59837
*

肩膀痠痛、手舉不高就是五十肩?五十肩會好嗎? 復健科醫師告訴你現行治療方式

五十肩多發生於50~60歲,女性發生率稍高於男性。五十肩又稱冰凍肩,醫學名稱為「沾黏性肩關節囊炎」,是關節囊滑液膜發炎、纖維化,導致發生沾黏,造成整個關節囊又厚又緊,因而產生疼痛及活動角度受限。

發佈日期:2020/11/06
瀏覽人次:60672
*

巴金森氏症病發時不只會手抖! 5非典型症狀別當正常

在這些症狀之前,可能已經有長期便秘、疲倦、憂鬱、焦慮、失眠等非運動功能障礙的問題。因此,病人在確診前通常已經跑過其他科別,也有可能因為肢體的僵硬誤以為是五十肩或是頸椎退化而延遲確診。

發佈日期:2020/07/12
瀏覽人次:29861
*

3成五十肩患者都有「這病」! 2復健伸展運動在家就能做

NOW健康/這群人五十肩風險高 醫師指導正確復健運動可在家做

發佈日期:2020/05/13
瀏覽人次:31126
*

五十肩 不是50歲族群的專利

常聽五十肩病人敘述,無法舉手梳頭、手往後扣內衣很痛、睡覺時肩膀特別痛,甚至有病人一動就痛,甚至想「砍掉手」,可見五十肩的疼痛帶來多大的困擾。當一群50歲上下的人談到肩痛時,都有說不完的疼痛經;然而五十肩並不是50歲族群的專利,年輕人也會得到五十肩,而肩痛也不一定都是五十肩。

發佈日期:2018/12/03
瀏覽人次:29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