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社交活動頻繁可減緩大腦灰質退化 研究刊登於《老年醫學雜誌》
根據《老年醫學雜誌:心理科學與社會科學》(Journal of Gerontology: Psychological Sciences and Social Sciences)發表的一項研究表示,參與更多社交的老年人在與失智症相關的大腦區域,顯示出大腦灰質減緩退化的證據。
提升腦力、延緩失智! 每天只要堅持做這10件生活小事…逛街也算
許多研究顯示,延緩大腦退化、預防失智有動就有效。提升腦力、延緩失智需要從年輕、中年開始超前部署,別讓沒時間運動成為藉口。
懶得動就容易失智! 60歲後衰退快,不同狀態銀髮族該怎麼動?
60歲開始更是以每年0.5%速率萎縮,若腦部持續萎縮、嚴重退化有可能會增加未來罹患認知功能障礙及憂鬱症的風險,甚至會惡化成為失智症。
創傷後壓力候群不治療,罹患失智症風險是常人2倍
你聽過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嗎?根據維基百科的解釋,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是指人在經歷過情感、戰爭、交通事故等創傷事件後產生的一種精神疾病,症狀包括會出現不愉快的想法、感受或夢境,當接觸到相關事物時,會有精神或身體上的不適和緊張,還會試圖避免接觸、甚至是摧毀相關事物等等。
失智症及早介入穩住病況延緩惡化 預防從40歲就要開始
終身投入教育界,帶領無數莘莘學子的退休女老師,年過60歲後,記憶力日漸衰退,常常找不到東西,有時候是錢包,有時候是醬油,而且會堅持當下一定要找到才能做其他事。
失智症會遺傳嗎? 6症狀都非正常老化,神經內科醫師告訴你如何預防
失智症種類主要可分為:退化型(阿茲海默氏症屬於其中一種)、血管型、混和型與其他原因造成。導致失智症的危險因子,除了家族病史之外,高齡、女性和患有其他疾病,如糖尿病、頭部外傷、唐氏症者,也是失智症發生率較高的危險族群。
失智症非正常老化 找對科別妥善治療有助延緩病情惡化
每年的10月1日爲「國際老人節」,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今年(2020)年8月最新的報告顯示,預估5年後(2025年)我國將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人口占比超過20%,約470萬人),顯示我國人口老化快速,失智症人口亦隨之增加。
一口咬下都是油! 這款月餅熱量最驚人,營養師授3不胖吃法
不少研究也都顯示肥胖者會增加失智的危險,因此傳統節慶都有美食相伴,應景之餘也別忘了選擇較健康的飲食方式,例如絕對不過量、好的油脂、高纖抗氧化等食材,都有助穩定血糖和血壓。
認知功能下降恐增罹患失智症風險 透過這些生活方式的改變有可能逆轉
最近有一項新的研究發現,生活方式的改變,可能有助改善認知功能已經衰退的老人家的認知狀態,研究刊登在《美國老年醫學會雜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