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長期付出艱苦體力勞動比起久坐 罹患失智症的風險高出55%
艱苦的體力勞動,像是建造房屋、修理房子、耕種農田或是工廠裡面的勞動工作等等,可能會讓你的肌肉更強壯、身體更健康,但另一方面也可能導致關節和肌肉疼痛,而現在有個研究發現,艱苦的體力勞動可能與失智症有關,也就是記憶力和思維能力的喪失,這通常與年齡有關。
研究證實飲酒沒有安全量,先天劣勢更危險! 國健署公開「男女每日可以喝多少」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飲酒沒有安全量,即使少量也會有致癌風險,此外,台灣近半人口缺乏酒精代謝酵素「乙醛去氫酶(ALDH2)」,喝酒容易臉紅,還會提高罹癌及失智的風險,更不適合喝酒。
健忘、走路不穩恐非正常老化! 留意失智症警訊免惡化
65歲的伯伯,退休後在家幫忙照顧孫子,但近期常忘東忘西,幫忙整理書包會遺漏要帶的東西,好幾次完全忘記要到幼稚園接孫子回家。兒女們帶他到醫院檢查後,發現伯伯罹患了阿茲海默症,因此開始固定服用阿茲海默症藥物。
一直問失智者「我是誰」、「他是誰」? 6個NG行為別再做了
失智者因認知功能缺損以致走失風險高,特別是在過年期間家人團聚、活動多且熱鬧的時候,風險更高,因此,建議每天幫長輩拍照,有助快速協尋;其次,現在就幫有走失之虞的長輩申請愛的手鍊及愛心布標,並更新身分證的照片,以利快速找回走失的長輩。
全球4千多萬人都中! 醫揭「3危險症狀」恐害中風、失智
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心律不整,此疾病初期為陣發性心房顫動,若無積極治療,則可能演變為持續性,接著變成永久性心房顫動,若到了最後階段才積極治療,恐效果不彰。
尋找年味,幫助失智患者找回記憶
「醫師,快過年了,但我媽失智嚴重,要如何讓她感受團圓氣氛?」、「醫師,我爸失智很多年了,一直很重視過年,但最近記憶力愈來愈差,過年對他還有意義嗎?」每逢年節前夕,總有不少孝順兒女提出這樣的疑問。
天冷暖暖包大缺貨!外觀宜加強警示,避免失智者可能誤食!
媒體報導:南投一名80歲的老先生,竟誤將暖暖包當成食物調理包,和著拌麵一起吃下肚子裡。台灣失智症協會湯麗玉秘書長表示,目前台灣已有超過29萬名失智人口,預計民國130年之前,平均一年會增加1萬7千多名失智證患者,類似誤食的意外事件可能會愈來愈多。
老化跟失智常搞混? 最大差別在這個地方!醫師曝「4危險誘因」
失智症是一種疾病,不是正常的老化現象,很多人常說老了容易老番癲、同樣問題重複問很多遍、走路不穩、重複地無法解釋的跌倒現象,以為人老了都是這樣,就很容易忽略了很有可能是失智症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