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搜尋結果
*

休假當沙發馬鈴薯? 醫師警告「2種人」最好要稍微活動

高血壓與糖尿病人,更容易發生血管阻塞,注意規律服藥外,也要維持健康生活形態,偏偏過節,總是生活作息最容易改變,出現不健康的生活型態最容易造成高血壓、高血糖與高血脂發作。

發佈日期:2021/02/28
瀏覽人次:24550
*

10顆花生糖=一個排骨便當! 年節吃零食「3大要點」讓罪惡感少一點

千萬別小看這些點心的驚人熱量,否則過完年,腰圍也會長一大圈,慢性病人的血糖、血脂肪和血壓更可能大大失控。

發佈日期:2021/02/13
瀏覽人次:28507
*

天氣忽冷忽熱小心血管受不了! 醫揭「9大高危險群」不能輕忽

NOW健康/40%民眾血脂體重恐異常 心血管未爆彈忽冷忽熱易突發

發佈日期:2021/02/03
瀏覽人次:30893
*

高血脂會併發甲狀腺低下? 除了變胖,「6異常症狀」全身都受影響

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甲狀腺低下只會變胖而已?醫師籲,也會導致這些疾病控制不易!

發佈日期:2021/01/13
瀏覽人次:37513
*

愈晚愈濕冷!低溫恐致心臟瞬間引爆 使用保暖物漏「1細節」危險急飆

當氣溫度驟降或溫差過大時,易引發血管收縮,對於有三高的病人包括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患者容易造成血壓突然升高,進而增加心臟病及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

發佈日期:2021/01/07
瀏覽人次:32393
*

開車時發生心肌梗塞怎麼辦? 保命「2動作」死亡機率降

有三高(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者若突然出現胸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噁心、冒冷汗、頭暈或暈厥等心臟病症狀,而更年期女性則可能出現氣喘、背痛等非典型症狀,或是發生臉歪手垂大舌頭等中風徵兆,須立即「打119快就醫」。

發佈日期:2020/12/17
瀏覽人次:56619
*

只有膽固醇過高才會造成動脈硬化? 醫師公開10個意想不到的傷「心」元凶

一般大多人認為只有膽固醇過高問題才會造成動脈硬化,冠心症的危險族群還包含40歲以上男性、60歲以上女性、肥胖、停經後女性、三高問題(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生活壓力大、有冠狀動脈家族史者及長期抽菸者。

發佈日期:2020/12/04
瀏覽人次:76691
*

每天有10位慢性病患死於這種病,600萬人處於腦中風高風險狀態

你知道嗎?慢性病患者的腦中風風險很高,根據衛福部的統計數據顯示,有高達9成腦中風的發生與慢性病,包括糖尿病、高血壓、血脂異常,或是生活中有不良嗜好與型態,例如抽菸、運動量不足等有關,其次才是年齡、家族史、性別等因素。所以,慢性病患者應該較一般人更注重腦中風的徵兆與辨識。

發佈日期:2020/10/23
瀏覽人次:32422
*

吃「蚓激酶」降血脂? 小心只是吃辛酸!台大醫示警下場

NOW健康/日本風行「蚓激酶」降血脂真有那麼神? 其實吃辛酸的

發佈日期:2020/10/20
瀏覽人次:57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