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問題不全是老化的錯! 這3原因都會讓攝護腺提早GG
根據門診統計數據發現,過去40歲左右的男性,約有10%的人有攝護腺肥大問題,到了80歲時比例高達80%;但如今40歲左右的男性,罹患攝護腺肥大的比例大幅升高,50歲以上的男性發生率更超過50%,65歲以上的男性中則有70%的比例有攝護腺肥大,甚至有正值壯年、年僅38歲的男性,也出現攝護腺肥大的狀況。
不想一輩子洗腎 身體出現4個警訊別大意
因為腎臟屬於沉默的器官,初期的慢性腎病可能不會有非常明顯的症狀,但如果病患腎臟功能持續下降,患者就很可能因為無法消除體內代謝的廢物與液體,因而產生噁心、嘔吐、食慾差、水腫、高血壓、頭痛、貧血,甚至是骨頭的病變;其中的腰疼、泡沫尿、尿量減少或者是血尿等,都是平時可留意的腎病變徵狀。
女生胖肚子沒那麼單純! 加上常經痛、情緒差恐另藏隱情
子宮內膜異位症成因複雜,主要是因為經血逆流至子宮以外的部位,如:卵巢、輸卵管、大腸或子宮直腸間的凹陷處,進而引起經痛、骨盆腔疼痛、肛門痛,甚至是解尿不順,如影隨形的疼痛令不少患者心生悲觀,連帶影響日常作息、工作及人際關係,對身心影響甚鉅。
無痛性血尿驗出膀胱癌! 醫點名「這年齡」最危險
膀胱癌是臺灣男性癌症發生率排名第九名,症狀以肉眼可見的無痛性血尿為主,通常血尿是斷斷續續的且重複發生,分布的年齡層以40歲以上中老年為主,男女比例約55:45。
腰痛多來自肌肉骨骼? 這種腎病健檢才現形且會代代相傳
多囊腎是一種跟家族遺傳性有關的腎臟疾病,其他大多數的慢性腎臟病是由於糖尿病、高血壓、高尿酸血症等所引發。
草莓益心助消化! 錯誤清洗恐將農藥一併吃下肚
莓是高草酸的水果,因此有尿道結石、腎臟結石病史者要少食用。倘若忍受不了草莓鮮紅欲滴的誘惑,每天不要吃超過「一份」的量;一份草莓約重150公克,相當於6~8顆,吃完之後要多喝水,來幫助草酸代謝。
6種人感冒病程快! 你需要做「這件事」增強保護力
肺炎高風險慢性疾病族群,如糖尿病患、心血管疾病、免疫低下如HIV感染者、慢性肺病、腎臟疾病或慢性肝病的患者,一旦因感冒或流感感染肺炎,病程往往會快速進展,發病可能不到一週就會死亡。
心臟衰竭要運動? 別懷疑!想養心真的該動
目前醫學上並無「治癒」心臟衰竭的特效藥,就如同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心臟衰竭病人也需長期接受藥物及飲食控制,除了定期回心臟科追蹤吃藥控制之外,進行心肺復健也是治療中很重要的一環。
糖友控好血糖就夠了? 還有2地方也藏致命危機
糖尿病為國人常見慢性病,病程時間長,也可能造成全身性的血管病變,引發相關的併發症,對健康造成更嚴重的危害。多數患者會服用藥物及調整飲食來治療,也會以糖化血色素達標當成疾病控制成效良好的依據;然而,糖尿病只有控糖是不夠的,它的併發症也十分值得重視,不僅影響生活品質,嚴重甚至可能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