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全球公認最佳飲食法TOP3出爐! 護心、減重、遠離疾病跟著吃
英文諺語「You are what you eat.」意思是怎麼吃及吃什麼都會影響你的身體,飲食與健康息息相關。對照2018年衛福部公布國人十大死因,其中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腎臟病變、高血壓、肝硬化等七項皆與飲食息息相關。
糖友免疫力差易得武漢肺炎? 做到5招控糖還能自保
隨著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武漢肺炎)持續在各國出現病例,糖尿病患者應做好個人血糖控制,並落實個人健康管理,如保持良好衛生習慣,肥皂勤洗手、注意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儘量不要到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保持良好生活習慣,就不用擔心肺炎病毒來侵襲。
週邊血管阻塞會致死! 4種人是高危險族群
週邊血管阻塞的成因與全身動脈粥狀硬化的危險因子相同,包括糖尿病、高血壓、抽菸、高血脂症、年齡老化、慢性腎功能不全及血液黏稠度過高或有發炎情況的人,都是週邊血管病變的高危險族群。
攝護腺肥大切除就萬事OK? 如果你也這樣想恐害腎衰竭
門診常會遇到患者以為接受攝護腺肥大切除手術後,攝護腺就永遠沒問題了,事實上攝護腺在開刀後外皮依然存在,手術只是刮除中央肥大的攝護腺。根據統計手術後有15-20%會再次出現相關的排尿不順症狀,8.3%有需要再次手術的可能。
牙周病會傳染! 避免細菌擴散2件事要記得做
口腔健康與全身系統性疾病的相關問題與研究,近年來備受各界關注:牙周病與糖尿病、心臟病、骨質疏鬆、中風等慢性疾病,皆呈現高度關聯性,甚至是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的阿茲海默症,也都與牙周病脫離不了關係。
飲食忌口痛風仍發作? 這2點沒改只是治標不治本
根據近期數篇研究台灣本土及國外健康資料庫之結果顯示,痛風男性族群合併有勃起性功能障礙的比例約上升兩成(20%),高尿酸血症有可能引起勃起功能惡化因子,因此痛風患者確實相較一般人,有較高的風險會合併勃起功能障礙進而影響性生活。
糖尿病最怕吃出高血糖! 飲食7要點絕不能忘
胰臟位在腹腔,由胰臟分泌的胰島素是一種激素,會將吃進去的食物幫助作用為葡萄糖,形成人體能量所需,一旦胰島素無法正常分泌而失去功能時,食物中的糖因無法轉換,便在血液中開始堆積,會導致血糖升高,進而罹患糖尿病。
累了就吃B群? 還不夠!切記4補充要點才能起作用
走進藥妝店一看,架上更是琳琅滿目的維生素B群保健食品,不只台灣,連到了美國、日本旅遊,也常是親友託買代購的熱門名單;一般認為B群是水溶性維生素,就算多吃了,也可藉由尿液排出體外,所以大部分人的使用觀念都是「沒病補身、吃安心的」;也就是上述的多種原因,造成B群一直是國人心目中必買必吃的暢銷保養品,但到底維生素B群是不是厲害的神藥,要怎麼吃、怎麼補呢?
泌尿問題不全是老化的錯! 這3原因都會讓攝護腺提早GG
根據門診統計數據發現,過去40歲左右的男性,約有10%的人有攝護腺肥大問題,到了80歲時比例高達80%;但如今40歲左右的男性,罹患攝護腺肥大的比例大幅升高,50歲以上的男性發生率更超過50%,65歲以上的男性中則有70%的比例有攝護腺肥大,甚至有正值壯年、年僅38歲的男性,也出現攝護腺肥大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