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ARTICLE AREA
更多分類搜尋結果
晚睡晚起的夜貓子當心!糖尿病風險恐增加近??成
研究人員分析,已經有研究證實脂肪會導致身體對於胰島素敏感度降低,夜貓族之所有容易罹患糖尿病,很可能和他們的BMI指數較高、腰圍較粗、身體脂肪量較高,容易有吸菸、吃宵夜等較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因肥胖症而影響新陳代謝,進而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風險。
發佈日期:2024/10/25
瀏覽人次:5785
拒絕胃潰瘍、消化不良,膽結石、糖尿病上身,這一餐絕對不能省,但要選對食材
不要小看吃早餐,早餐對於維持人體正常的生理狀態和活動、預防低血糖、維持正常代謝等都有幫助,存在肝臟的肝醣約有70~100公克
發佈日期:2024/10/25
瀏覽人次:7422
糖尿病「血糖好難控制」? 醫大推「簡單1運動」有效改善:血壓、膽固醇也降了
糖尿病的一個顯著特徵,就是細胞老化加速現象,例如端粒縮短了、線粒體DNA耗竭了、膠原蛋白老化了等問題。
發佈日期:2024/10/24
瀏覽人次:12343
高密度膽固醇真的是「好」膽固醇嗎?心臟專科醫師來解答
糖尿病族群LDL-C目標要低於100 mg/dl;嚴重冠狀動脈心臟病、頸動脈狹窄或是下肢動脈阻塞疾病建議低於70 mg/dl
發佈日期:2024/10/18
瀏覽人次:4749
最新研究:曾罹患新冠肺炎的兒童,未來得糖尿病風險似乎較高
從感染之日起一直到1個月後,與其他呼吸道感染者相比,患有 COVID-19的人罹患新發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高出55%
發佈日期:2024/10/16
瀏覽人次:6045
研究警告:「愛吃這2類食物」會害大腦變漿糊、罹糖尿病! 很多人幾乎天天吃
當開始不健康飲食的幾周內,這些高糖高油脂的成分,容易引發大腦神經元容易發炎,導致腦神經的細胞外基質(ECM)重塑變得更厚、更粘、更糊化。
發佈日期:2024/10/15
瀏覽人次:4318
健檢報告「紅字比標準高一點」沒關係? 醫忠告「這3項異常」即便不用服藥,也應視為確診
特別是三高的異常,即使只是些微超標也要注意,肥胖、血脂異常、初期高血壓、糖尿病前期等應綜合評估,視為慢性疾病來看待
發佈日期:2024/10/15
瀏覽人次:10432
你想做牙齒矯正一定能做嗎?糖尿病患、心血管疾病患者先停看聽
會因凝血功能不良出現齒齦腫脹、齒齦出血的現象,這類患者出血後往往很難止血,加上抵抗力較弱,如有局部細菌感染,嚴重者會引起敗血症。
發佈日期:2024/10/08
瀏覽人次:4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