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臨終前到底要不要急救? 「急救到底」觀念翻轉!最新調查告訴你趨勢
字體
發佈日期:2020/10/27
瀏覽人次:29411 返回列表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安寧緩和療護扎根台灣多年,社會對於生死大事的觀念和認知皆發生劇烈改變。安寧照顧基金會發表調查結果,發現台灣傳統醫療「急救到底」的思維已被翻轉,民眾對於生命的思考以及對安寧療護的認知,都較過去顯著提升,且年齡越長者對於安寧療護的接受度越高。

 

病人自主權利 不再是忌諱話題 

 

負責此次調查的企業管理顧問公司李欣瑜總監表示,台灣人民對死亡議題的關心程度、病情告知需求、對安寧療護的認同程度及認識程度,皆比10年前提高。

根據調查結果,多數台灣民眾對生命抱持正向積極的態度,且越來越多台灣民眾不再忌諱思考及討論「死亡」這個課題。以「病情知情權」來說,調查中可見「若父母罹患末期疾病,是否應坦白告知」一項,近10年來贊成比例由55.8%顯著提升到72%,而若以年齡來看,年輕世代(20-29歲)超過8成(82.6%)贊成應該坦白告知為最高,可見國人對於自己或家人的病人自主權利日益重視,也不再忌諱成為日常討論話題。

 

臨終前急救醫療 近7成拒絕接受急救

 

對於末期病人在臨終前的急救醫療,有68.5%民眾認為不需要,這個拒絕的意願也隨受訪者年齡遞增,尤其40歲以上者比例超過7成5(75.6%)。

此外,談及末期醫療的安寧療護,有77.4%受訪者在調查前已知道安寧療護,且有高達73.5%表示認同,其中,不論是安寧療護的認知或認同,同樣以40歲以上者為最高,分別為81.7%認知、77.6%認同。

 

9成7贊成預立遺囑 近6成沒有行動

 

然而調查中也顯示,雖然民眾對死亡議題的關心度較10年前提高,有更多人曾思考若罹患重病並可預見生命存活期,有近5成(47.5%)受訪者希望可以自主安排剩下的日子;但是,自認準備好接受死亡的比例卻降低了(43.3%)。

幾乎所有人都贊成預立遺囑(97.7%),但近六成的人沒有任何行動。至於如何幫助這些有想法的民眾付諸行動,調查認為,透過不同故事更多宣傳、幫助大家思考、減輕不知該如何開口的尷尬,可以有效開啟討論進而落實成為行動。

 

(圖文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到院前心肺停止? 除了CPR還要加上1關鍵動作接力救命
倒地10分鐘就GG! 5種人最容易猝死...感冒太久沒好也要當心

 

加入常春月刊LINE@好友,即享更多健康資訊!

 

返回列表
活動看板 ACTIVITY

本期雜誌促銷

常春月刊二年24期,優惠價3,600元

我要訂閱

我要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