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從口腔癌到顏面外傷 數位醫療讓患者重拾笑容與自信
字體
發佈日期:2025/09/28
瀏覽人次:3141 返回列表

一名口腔癌患者因腫瘤侵犯到大範圍下顎骨與顳顎關節,傳統手術難以兼顧外觀與功能。台北榮總醫療團隊透過電腦輔助設計、模組化人工關節與顯微皮瓣重建,不僅讓臉部恢復對稱,也讓患者重拾咀嚼能力,展現數位醫療在複雜重建手術的強大價值。

 

另一位罹患下顎骨骨肉瘤的患者,經廣泛切除後面部嚴重變形。醫療團隊量身打造客製植入物,並結合腓骨皮瓣與人工植牙,讓外觀回復自然、咀嚼與說話功能也全面重建,完美詮釋「功能與美學並重」的治療理念。

 

一名嚴重顏面外傷患者因上顎骨缺損導致外觀變形、咬合困難。團隊運用顴骨植體(zygomatic implant)技術重建口腔功能,避免了大規模補骨手術,讓患者快速恢復外觀與口腔功能,重拾生活自信。

 

台北榮總口腔顎面外科主任吳政憲指出,現今手術可在術前用電腦輔助設計(CAD)與虛擬手術規劃(VSP)精準模擬,術中導入導航系統提高切除與重建精度,術後再以3D列印客製化植入物與導板,甚至可運用模組化人工關節進行顳顎關節重建。搭配顯微重建與人工植牙等跨領域技術,讓治療過程更精準、效果更理想。

「活下來」也要「活得好」

 

吳政憲強調,這項技術的突破不僅讓患者延續生命,更能重建生活品質,改善外觀與功能,帶來長期健康與自信。這不僅象徵臺灣顏面重建技術已達國際水準,也展現數位醫療與跨領域整合的強大力量,為頭頸腫瘤與顏面外傷患者開啟全新的希望之路。

 

(記者李政純,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
罹癌當下無法接受、怨天尤人,癌友最想知道10件事,會不會誤診需尋求第二意見?有新藥臨床試驗該參加嗎?
.38歲女日常「愛吃這2樣東西」竟養成大腸癌! 醫示警:有年輕人排便不順一檢查就中

返回列表
活動看板 ACTIVITY

本期雜誌促銷

常春月刊二年24期,優惠價3,600元

我要訂閱

我要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