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1方法找出潛藏癌細胞!攝護腺癌復發不再難追蹤
字體
發佈日期:2025/04/15
瀏覽人次:5762 返回列表

文章也可以用聽的

隨著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攝護腺癌已悄悄躍升為男性健康的隱形殺手。根據國健署公布的111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攝護腺癌在男性常見癌症中名列第三,特別是年過50歲族群,發生率持續攀升,值得國人重視。

 

傳統檢查難追蹤 PSMA正子攝影成新利器

對於侷限性攝護腺癌,目前常見治療方式包括外科手術、放射治療與荷爾蒙治療,治療後醫師會透過 PSA(攝護腺特異抗原)指數來評估是否復發。不過,當 PSA 異常升高時,傳統影像檢查常常無法明確找出癌細胞的位置,讓治療陷入瓶頸。

 

為解決這項難題,台北榮總引進PSMA正子攝影(PET)」技術,該技術利用攝護腺細胞膜抗原(PSMA)專一性導引放射性同位素,搭配高解析核磁共振(MRI),幫助醫師更精準定位潛藏的癌細胞,進而制定個人化治療策略。

 

62歲病患成功案例 擺脫荷爾蒙治療

62歲江先生,十年前接受攝護腺癌根除手術,術後 PSA 雖曾下降,但數年後指數逐漸上升,即使接受荷爾蒙治療仍難控制病情。後來他轉診至台北榮總,透過 PSMA 正子攝影發現骨盆腔內隱藏的復發病灶。

 

經泌尿腫瘤團隊評估後,江先生接受放射治療精準打擊癌細胞,PSA指數降至0.008 ng/mL,一年半後依然未見復發,目前已成功停用荷爾蒙去勢治療。

 

提升治療精準度 助攻轉移型癌症患者

台北榮總泌尿部主任黃逸修表示,PSMA正子攝影大幅提升了癌症復發定位的精準度,過去傳統影像常常找不到病灶,如今醫師可以「先發制人」,進行高效率治療。

 

此外,這項技術也適用於轉移性攝護腺癌,醫師可透過 PSMA 影像找出轉移位置,判斷是否進行局部放療,或使用新一代 177Lu-PSMA 標靶放射治療,將放射性藥物直攻病灶,提升全身治療成效。

 

黃逸修提醒男性朋友,年過50後應定期檢查 PSA 指數,若曾罹患攝護腺癌,PSMA正子攝影可望成為復發監控與治療的最佳利器。

 

(記者 李政純,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經常吃這些東西」罹攝護腺癌風險激增!無糖飲料上榜 科學家花17年研究證實
·他常腰痠背痛,就醫一檢竟「晚期攝護腺癌已轉移」!醫揭恐怖數據 8症狀勿掉以輕心

返回列表
活動看板 ACTIVITY

本期雜誌促銷

常春月刊一年12期,優惠價1,800元

我要訂閱

我要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