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防蚊防疫,連假安心遊:注意戶外活動中的蚊蟲風險
字體
瀏覽人次:3581 返回列表

疾病管制署(下稱疾管署)今(26)日提醒,隨著清明連假將至及近期氣溫上升,蚊蟲活動明顯活躍,民眾在規劃赴郊外掃墓祭祖、踏青、登山或露營等活動時,務必提高警覺。由於戶外草叢環境容易孳生蚊子、蜱蟲及恙蟲等昆蟲,感染蟲媒傳染病的風險將隨之增加,包括登革熱、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症以及恙蟲病等。

根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截至2025年3月24日,本年度累計有39例登革熱確診病例,均屬境外移入,多自東南亞國家進入,病例數與2024年同期相當(38例),但較2021至2023年(0-14例)顯著增多。

此外,本年度累計有9例恙蟲病確定病例,其中以花東地區病例居多;雖然病例數低於2021至2024年同期(16至30例),但恙蟲病通報數每年通常在4至5月開始上升,6至7月達到高峰,東部及離島地區的感染風險相對較高。

疾管署呼籲,外出接觸草叢環境時應做好個人防護措施,具體建議如下:

  • 穿著保護性衣物: 儘量穿淺色長袖衣褲、手套、長筒襪及長靴,並將褲管紮入襪內,降低蚊蟲叮咬的風險。
  • 使用防蚊藥劑: 依照標籤說明,在衣物及裸露皮膚上均勻塗抹含有敵避(DEET)、派卡瑞丁(Picaridin)或伊默克(IR3535)成分的防蚊藥劑。
  • 活動後及時清潔: 離開草叢環境後,應儘快沐浴並更換全部衣物,同時仔細檢查是否有蚊蟲附著或叮咬痕跡,如出現疑似感染或不適症狀,請即刻就醫並告知醫師相關戶外活動史。

透過這些防護措施,我們能有效降低戶外活動中因蚊蟲叮咬而感染傳染病的風險,確保連假期間的健康與安全。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擦了防曬,為何還曬黑?醫揭「2大盲點」:超多人沒做到 一般活動4小時就得補
·防蚊液「標榜兒童安全可用」,1童卻仍全身發紅疹!醫揭主因 還可能間隔好幾天才過敏

返回列表
活動看板 ACTIVITY

本期雜誌促銷

【電子雜誌】一年12期,優惠價1,500元,限時再贈3期~

我要訂閱

我要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