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有很多天然營養素,可以抗發炎、抗氧化,還能降低發炎的體溫,就可能解「上火」之苦。
文/丁彥伶
今年的夏天好熱,不只身體缺水,連火氣都大到不行,每個人都擔心自己會不會熱到「火氣大」?說到降火氣,很多人都想到中醫的退火食物和藥材,屏東基督教醫院營養室組長劉純君表示,其實不只中醫可以降火氣,注意營養補充,也能讓您的火氣大症頭減少不少哦!
中醫的上火=西醫的發炎
劉純君說,對於深信中醫學的台灣人來說,只要嘴巴出現單純皰疹、嘴破、口角炎,或是臉上長出大顆膿皰的青春痘,都會被視為「火氣大」。而其實以西醫的角度來看,這種紅、腫、熱、痛的症狀,都屬於「發炎」的症狀,所以,中醫常講的上火、燥熱等等,就是類似發炎症。
不過,發炎也不全是壞事,劉純君說,發炎反應是人體自我保護機制中的一環,這顯示身體受到外來物入侵或刺激,例如細菌、病毒??等,刺激了人體免疫系統啟動攻擊,而引起發炎的症狀,就像感冒時發燒,也是一種人體免疫系統對抗入侵病菌的反應。
不過長期的慢性發炎,或自體免疫過度反應,使人體不停亂拉警報,就容易使器官組織發生異常狀況。劉純君說,在臨床上就常看到有些患者,一天到晚速食店的炸雞、飲料、汽水不離口,或是天天吃肉燥飯配油豆腐、筍乾,配貢丸湯就打發一餐,很少吃新鮮自然的蔬果,蔬果等營養不足,就容易使身體發出警訊。而很多天然營養素就可以抗發炎、抗氧化,還能降低發炎的體溫,就可能解「上火」之苦。
預防上火,這些要多吃
劉純君說,經醫學證實,具有抗發炎作用的食物,包括含omega-3系列的深海魚油、亞麻籽油。據研究發現,這些油品含有多元不飽和脂肪酸(EPA),可以降低發炎反應。另外,許多抗氧化的維生素食物,如富含維生素B群的雜糧及豆類、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蔬果、含有維生素E的堅果類、含類胡蘿蔔素的深紅黃色的蔬果,以及類黃酮的莓果、葡萄??等食物。
而各種瓜果類,如絲瓜、苦瓜、大黃瓜、小黃瓜、冬瓜、西瓜,及生菜、白蘿蔔、蘆筍等蔬菜,是中醫常說的可以退火的蔬果,臨床上也發現,確實具有降低體溫、減少發炎現象,因此可以適量攝食。劉純君建議,在煮飯時,民眾可以在飯裡面加綠豆及雜糧,或是煮低糖的綠豆湯來幫忙退火,不過也要提醒,腎臟病人要少吃整顆的豆類,因為整顆豆類的磷含量高,容易引起腎臟病患皮膚搔癢。另外,雖然楊桃也是可以幫助降體溫的水果,一般人吃沒問題,但是楊桃含高鉀及高草酸,是腎臟病患一定要避免吃的。
油炸的食物和高脂肪食物,已經被證實會引起發炎反應,所以要預防上火。劉純君提醒,這些食物就少加糖,包括麵包、餅乾、糖果、手搖飲料、汽水,及調味包裝飲品,還有油炸的鹹酥雞、炸雞、炸薯條等食物,以及包裝食品、冷凍食品、速食??等過度加工的高熱量食物。
中醫的火有「實火」和「虛火」
中醫師吳明珠說,只要出現容易口乾舌燥、身熱、多汗疲勞、煩躁、易怒、失眠多夢、便祕等症狀,通常就屬於中醫說的「火氣大」的現象。不過中醫的火氣大,可不是一味洩火,因為中醫認為所謂的「火氣」,有正常的火和不正常的火,分為實火和虛火。
吳明珠說,生理正常的火,中醫認為這是每天身體所必需的、是維繫我們生命活動力的一種能量,代表一種升發、興奮、亢進、熱能,是保持體溫與循環的一種功能。中醫的說法,稱為「真陽」,是負責身體的新陳代謝,飲食的消化吸收並化生精髓,推動身體的血液循環,抵禦外來侵犯物,促進正常性慾與生殖等功能。但如果七情過激、情志失調,以及感受外邪,就會引發臟腑產生「實火」,實火常見的症狀為口乾、口臭、青春痘、眩暈、煩躁、易怒、頸部僵硬、失眠、便祕、小便黃臭等。
真陽要溫補,實火得退,虛火要涼補
吳明珠說,實火發作的時間通常較短,療程也短而好得快,常見侵犯胃和肝,因此,常會聽到中醫說「胃火旺」或「肝火旺」。比較難分辨的是虛火,虛火病程通常較外,多侵犯脾腎,而有脾火及腎火之分。
因虛火也會引起口乾舌燥的「假熱」症狀,很多人誤以為也要退火,但虛火為生理的火不足,或功能失調的症狀,本來就易引起四肢冰冷等症狀,過於退火更易引起手足麻木、夏天畏寒、體弱、無性慾、不孕等,病情反而加劇,而針對虛火的治療,其實應該要涼補,以「生火補火」。現在時值夏日熱病,因身熱煩渴,易傷津耗氣,治療之道是「清熱保津補氣」,多補充水分、少吃油炸及辛辣刺激之物。
《 降火氣食譜 》
醃白玉
材料:西瓜皮、鹽、糖、工研醋、麻油少許、蒜頭適量、辣椒、香菜少許。
作法:
1、西瓜皮除去綠皮,白皮肉切絲,蒜頭、辣椒、香菜切碎備用。
2、西瓜絲灑上少許鹽,抓醃出青30分鐘後,用冷開水漂洗。
3、西瓜絲與糖醋、麻油、蒜末、辣椒末、香菜末拌勻,放冰箱醃漬隔夜即可。
tips
1、西瓜皮是民間常用來退火的食材。
2、醋可以促進唾液分泌,具有生津止渴的作用。
3、利用涼拌的方式,可以減少油煎、炸等易引發虛火的作用。
彩椒鑲飯
材料:紅甜椒小型1個、黃甜椒小型1個、雜糧飯200克、番茄醬2湯匙、茄汁鯖魚肉70克、高湯少許。
作法:
1、甜椒洗淨後,蒂頭下方約1/4片開當上蓋,下方3/4當碗。
2、起油鍋炒香茄汁鯖魚肉,加入番茄醬、雜糧飯、高湯炒至黏稠略收汁。
3、將炒好的雜糧飯鑲入甜椒碗中,加甜椒蓋,進烤箱烤至甜椒軟熟即可。
tips
1、彩椒及番茄醬含有鉀、維生素C、E及茄紅素等抗氧化物,有助抗發炎。
2、雜糧飯富含微量元素和維生素B群,也是抗發炎很重要的營養。
綠豆陳皮冬瓜湯
材料:綠豆半杯、陳皮1小片、冬瓜茶磚40克,冷開水蓋過所有食材。
作法:
1、綠豆洗淨後泡水1至2小時,陳皮洗淨備用。
2、綠豆、陳皮、冷開水放內鍋,外鍋加一杯水,壓下開關,跳起後燜10分鐘。
3、在綠豆湯中加入冬瓜茶磚調整水量跟甜度,外鍋再放半杯水,加蓋後再按下開關,待開關跳起,即可食用。
tips
1、綠豆及冬瓜,都是民間常用的退火食材,臨床也有降體溫作用。
2、陳皮可健胃、理氣、健脾,適用於火氣大消化不良者。
當歸鴨
材料:鴨肉塊300公克、薑片10克、水1000c.c.、鹽適量。
中藥材:當歸10公克、黑棗8顆、枸杞5公克、黃耆8公克。
作法:
1、鴨肉塊放入沸水汆燙去血水,所有中藥材清洗後瀝乾,備用。
2、將所有材料、中藥材放入電鍋內鍋,外鍋加一杯水,蓋鍋蓋按開關,待開關跳起,續燜半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tips
1、鴨肉可清虛勞之熱、滋五臟之陰,當歸具有「使血各歸其所」作用,黑棗能助陰補血、入肝走腎。
2、枸杞能滋補肝腎、強壯筋骨,黃耆能補中益元氣,溫三焦,壯脾胃。
3、本道為溫補真陽的食補。
薑汁撞奶
材料:牛奶150c.c.、老薑汁50c.c.、冰糖適量
作法:
1、老薑去皮擦碎擠出薑汁。
2、牛奶加糖,加熱到80℃,即牛奶加熱到開始冒小泡,關火稍涼一會即差不多80℃。
3、立即沖入薑汁中,靜置三分鐘,趁熱食用。
tips
1、老薑性味辛,微溫,入肺、脾、胃經。薑具有散寒、袪風、發表、袪痰、止嘔、消瘀、利濕、健胃等作用。
2、牛奶性微寒,能補益脾胃、生津潤腸、補虛、止渴下氣、治虛勞。
3、本食補為涼補。
解毒清肝茶
材料:夏枯草5錢、白鶴靈芝3錢、白茅根3錢、茵陳3錢、水1500c.c.、冰糖適量。
作法:
1、將所有材料洗乾淨後與水一同置入鍋中,先以大火煮滾後改轉以小火熬煮半小時。
2、將所有材料過濾後,當茶喝。
tips
1、夏枯草味苦、辛,性寒,清肝火、散鬱結、治目赤腫痛、頭痛。白鶴靈芝,降火、潤肝、清肺熱、消炎解毒等功效。
2、白茅根能清熱利尿,生津止渴,茵陳能清熱利濕,消炎利尿,利膽退黃。
3、本茶方的作用為退實火,體虛者不宜多飲。
【本文摘自 常春月刊35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