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曬品並不是有擦,就可撐一整天,要視情況補擦,至於要多久補一次,要視流汗程度及皮膚與衣服或環境接觸,所造成流失的程度而定。
文/衛允琳
夏天火傘高張,紫外線十分強勁,上班族張小姐深知防曬的重要,每天一定擦好防曬品才出門,但一段時間下來,皮膚還是曬黑、曬出斑來,張小姐十分納悶,難道每天擦防曬品還是不夠嗎?還是她買到不好的防曬品?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皮膚部主任邱品齊表示,防曬主要是防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紫外線一年四季都有,所以,四季都要做好防曬工作,尤其是夏天,紫外線最強烈,防曬沒做好,紫外線會刺激、破壞皮膚細胞。如果一下子曬得太厲害,就會出現曬紅的急性反應,若遭受到破壞的皮膚細胞數量過多,就會變成曬傷,產生紅腫熱痛,之後會有脫皮的狀況。
紫外線對於皮膚除了急性傷害之外,還有長期累積的慢性變化,也就是曬黑及曬老。主要為皮膚經太陽照射後,會誘發黑色素,導致皮膚變黑,不僅如此,也會影響皮膚的真皮膠原蛋白及玻尿酸的生成及功能。這兩種物質都是維持皮膚架構、支撐及彈性的重要物質,流失多了或變質了,皮膚看起來就會沒有彈性,並產生細紋及皺紋,之後就會顯得老態。
量要足夠,才有效果
的確常聽到女性抱怨,平時出門都有擦防曬產品,為什麼皮膚到頭來還是會曬黑?最常見的原因就是防曬品擦的量不夠,防曬產品不是隨便擦上去,就會如同防曬係數的效果,產品上的防曬係數定義是在每平方公分2毫克的使用量下所測得的結果。
簡單說,大約是一個手掌大的面積,約需使用1顆黃豆大小的量,所以,整張臉就約需要擦到4
而防曬品並不是擦了一次,就可以撐一整天,還要視情況補擦,至於要多久補一次,並沒有一定的答案,要視流汗程度及皮膚與衣服或環境接觸,所造成流失的程度而定。如果週遭環境很悶熱、汗流多了,可能不到1個小時就要補擦1次,如果是處於中央空調、沒有陽光曝曬的室內清涼環境,大約5到6小時補充1次就足夠了。
整套防曬機制,缺一不可
要特別強調的是,擦防曬品是防曬的最後一個步驟,也就是所有可以做的防曬動作都做了之後,再來擦防曬品。正確的防曬觀念,應先盡量避免在早上10點到下午2點間,紫外線最強的時候外出,且多使用陽傘、寬邊帽、防曬袖套及具防曬效果的衣物遮蔽來減少陽光曝曬,之後才是擦防曬品,這是一整套的防曬準備。不少民眾以為擦了防曬品就萬無一失,可以肆無忌憚在太陽下活動,這是非常錯誤的觀念,結果反而讓自己的皮膚曝露在紫外線的過度傷害下。
另一個常見的錯誤認知,就是有些隔離霜、BB霜、粉底霜及粉底液,在包裝上也會標示防曬係數,民眾以為擦了後,就同時具有防曬及彩妝效果。事實上,如果以一般彩妝的量來使用,防曬效果會不如預期,而若是以防曬品的量來使用,又可能使得妝效過為厚重,要達到較好的防曬效果,還是先使用足量的防曬品當底,之後有需要再輔以具有防曬效果的彩妝隔離品,才是比較好的作法。
防曬係數不一定愈高愈好
建議民眾選擇同時具有防UVB及UVA效果的防曬品,且在曝曬前15∼30分鐘前,均勻塗抹臉、頸及手部等會被陽光曬到的地方。防曬品不一定防曬係數愈高就愈好,使用較低防曬係數的產品常補擦的效果,會比使用較高防曬係數卻不常補擦的效果要來得好。
此外,防曬品的使用,要看使用目的是什麼,如果多是待在室內,選擇SPF30、PA++就可以了;若是室外活動,就可選擇SPF50+、PA+++。夏天大家往往喜歡從事水上活動,例如游泳、沖浪及滑水等,為了避免防曬品被水洗掉,防曬品最好還要有抗水功能。
選擇適合膚質的產品
由於防曬品屬於衛生署列管的含藥化妝品,衛生署所規定的許可證字號、防曬成分、種類及濃度等,在產品上都需要仔細標示出來。還有像是產品用途、產品製造日期、出廠日期及批號等,也都是需要的,如果這些標示沒有清楚完整的話,就不要輕易購買,以免買到的是無效或是劣質的產品,讓自己肌膚承受無謂的風險。
目前的開架式防曬品,大多都可符合一般民眾的防曬需求,從防曬乳、防曬液及防曬噴霧都有。現在的防曬品質地大多相當清爽,而且男、女都適用,並沒有特別的差異,唯有香味部分,有些男性比較不喜歡,可以多挑選比較一下,選擇比較沒有香味的防曬品。
防曬品使用後,只要抗水性不強,一般洗臉或洗澡產品即可清除。如果抗水性較強,就需要先卸妝再清洗。此外,每個人的膚質不同,喜好的質地及使用感亦不相同,民眾在購買前可以索取試用品塗抹,感覺是否喜歡,香味是否可以接受,最重要的就是看看是否會產生敏感或刺激反應。
防曬產品要怎麼挑?
市面上的防曬品琳瑯滿目,好的防曬產品要怎麼挑呢?邱品齊指出,防曬品可分為物理性及化學性兩大類,物理性的防曬成分,主要是透過反射達到防曬效果,標榜溫和及不刺激,但缺點在於粉末顆粒較大、通透性較差,擦了之後看起來比較會白白的。至於化學性的防曬成分,則是透過吸收紫外線光能後,再將其轉化成熱能,不論是物理性、還是化學性的防曬成分,只要標示的防曬係數一樣,兩者防曬力就是相同的。
目前市面上的防曬品大約有6∼7成是化學性及物理性兩者混合的產品,1成5到2成是純化學性,其餘則是物理性。而防曬不只是要防短波紫外線UVB,也要防長波紫外線UVA,UVB主要會被表皮層吸收造成傷害,而UVA則會到達真皮層造成傷害。防UVB防曬品的防曬係數主要由SPF來標示,防UVA防曬品的防曬係數則用PA來表示,而PA後面的「+」愈多,表示可以延緩曬黑的時間愈長(最多是+++)。
【本文摘自 常春月刊35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