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ARTICLE AREA
更多分類 省荷包顧健康?免費檢查報給你
瀏覽人次:28909 返回列表
.jpg)
在免費健檢的部分,有針對最大宗的成人健檢、各縣市政府提供的老人長者健檢、勞工健檢、婦女妊娠檢查、兒童預防保健檢查及四大癌症篩檢,千萬別讓自己的福利睡著了!
文/王淺淺
觀察每年公布的國人10大死因,一半以上都是屬於慢性文明病,包括糖尿病、高血壓、代謝症候群等,早期都沒有明顯的病徵,等到因為疾病引發症狀時,通常對身體健康都已經有一定程度的危害,而且這些慢性疾病在在都是中年人口的最大健康危機。還好近年來國人的健康意識愈來愈高,都了解透過健康檢查可以早期發現潛在的致病因子,早期矯正治療的重要性,除了加強對自我身體狀況的掌握,更可以透過定期健康檢查,做到自我健康管理。不過,健康檢查一定要捧著大把的鈔票給醫療院所嗎?
其實,在不同的年齡層,都有提供全民健保給付的健康檢查,雖然免費健檢的項目很「基本」,但是若能充分利用的話,對健康都有一定程度的幫助,只要好好利用,就算不啟用昂貴的全身健檢儀器,也能及早發現健康的漏洞。以對象區分,在免費健檢的部分,有針對最大宗的成人健檢、各縣市政府付費的老人長者健檢、勞工健檢、婦女妊娠檢查、兒童預防保健檢查及四大癌症篩檢。
有這麼多免費檢查可以利用,針對生理各部位細微處做更深入的檢視,以徹底達到「預防重於治療」的保健之道,以下將針對其個別說明內容,提醒您千萬不讓自己的福利睡著了!
成人健康檢查
服務對象主要是針對40~65歲中華民國國民,每3年可檢查1次;罹患小兒麻痺且年齡在35歲以上者,每年可檢查1次;55歲以上原住民,每年也可檢查1次。
檢查項目:
◎基本資料:問卷(疾病史、家族史、服藥史、健康行為、憂鬱檢測等)。
◎身體檢查:一般理學檢查、身高、體重、 血壓、身體質量指數(BMI)、腰圍。
◎實驗室檢查:尿液檢查包括蛋白質、腎絲球過濾率(eGFR)計算,血液生化檢查,包含GOT、GPT、肌酸酐、血糖、血脂(總膽固醇、三酸甘油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B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及C型肝炎抗體(anti-HCV)【B、C型肝炎篩檢:民國55年或以後出生且滿45歲,可搭配成人預防保健服務終身接受1次檢查】。
◎健康諮詢:戒菸、節酒、戒檳榔、規律運動、維持正常體重、健康飲食。
老人長者健檢
年滿65歲以上的老人,每年享有1次免費健檢,不過每個縣市因為經費不同,提供的老人健檢項目也略有差別。比方說,有些縣市並未提供心電圖等項目,因此,不同縣市的居民在篩檢前,請先洽各地衛生局或受理老人健檢的醫療院所,以台北市為例,目前提供的老人健檢分為A、B套餐。
基本檢查項目包含:
◎血液:白血球、紅血球、血色素、血小板。
◎尿液常規檢查:酸鹼度、蛋白質、尿糖、潛血、膿細胞、紅血球、白血球、上皮細胞、圓柱體、細菌。
◎糞便潛血免疫法檢查。
◎胸腔X光檢查。
◎心電圖檢查。
◎甲狀腺刺激素免疫分析。
◎高血壓等檢查。
◎肝、腎功能等血液生化檢查。
◎膽固醇、血脂肪檢查。
A套餐:提供給初次老人健檢,或前一年並未接受健檢者,內容包括成人健檢基本的檢查項目。另外,並增加α胎兒蛋白檢查,各套檢查均含健康史、身體檢查結果之保健諮詢及異常轉介、跌倒風險評估暨居家安全訪視轉介、憂鬱症篩檢及認知功能評估。
B套餐:提供給前一年接受過老人健檢者,不過往年包含的男性攝護腺抗原檢查則予以刪除。
辦理院所是具有家醫科或內科之專科醫師資格的特約醫院、診所或衛生所,目前共有2400多家特約院所辦理本服務,民眾可透過健保局080免費服務電話查詢名單,電話號碼是 0800-212369。或者是利用健保局傳真自動回覆系統(FOD)查詢,傳真機號碼是02-27080068,在傳真機電話撥通後按「0」聽取語音指示,再選取「6」回覆各醫療院所資訊後,再輸入您查詢地區之郵遞區號,便可自動回傳院所名單,其中辦理業務欄中列有「成人預防保健服務」者,即為辦理檢查的院所。
勞工健檢
近年來,企業為留住人才、提升職工福利,往往會與醫療院所簽訂員工健康檢查協議,並由企業負擔該健檢費用,由雇主付費的勞工健檢。主要是依照「勞工健康保護規則」規定,凡年滿45歲以上的勞工,雇主必須每兩年提供一次健檢;30~45歲的勞工,則為每3年1次,未滿30歲者,每5年檢查1次。
一般檢查項目:
◎既往病歷及作業經歷之調查。
◎自覺症狀及身體各系統之物理檢查。
◎身高、體重、視力、色盲及聽力檢查。
◎胸部X光攝影檢查。
◎血壓測量。
◎尿蛋白及尿潛血之檢查。
◎血色素及白血球數檢查。
◎血糖、血清丙胺酸轉胺?(ALT或稱SGPT)、肌酸酐(creatinine)、膽固醇及三酸甘油酯之檢查。
◎其他必要之檢查。
婦女妊娠檢查
服務對象是指妊娠第一期(未滿17週),可檢查二次;妊娠第二期(17週至未滿29週)可檢查二次;妊娠第三期(29週以上),可檢查六次。
服務項目:
◎身體檢查:個人及家族病史、個人孕產史查詢、成癮習慣查詢、身高、體重、血壓、胸部、腹部檢查等。
◎血液檢查及尿液檢查。
◎超音波檢查:於妊娠第二期檢查一次,因特殊情況無法於該期檢查者,可改於妊娠第三期接受本項檢查。
◎衛教指導:孕期生活須知、產前遺傳診斷、營養、生產徵兆、母乳哺育、成癮習慣戒除與轉介等。
◎乙型鏈球菌培養篩檢:於第七次產檢接受本項篩檢。
兒童預防保健檢查
在兒童福利部分有兩項,分別是兒童保健檢查,及兒童牙齒塗氟。而在兒童健保檢查方面,指未滿1歲6個月可檢查4次;1歲6個月以上至未滿2歲可檢查1次;2歲以上至未滿3歲可檢查1次;3歲以上至未滿7歲可檢查1次。
服務項目:
◎身體檢查:個人及家族病史查詢、身高、體重、聽力、視力、口腔檢查、生長發育評估等。
◎衛教指導:母乳哺育、營養、幼兒發展、口腔保健、視力保健及事故傷害預防等。
至於很多媽媽會很擔心兒童蛀牙問題,未滿5歲兒童,每半年可檢查一次,可以幫孩子牙齒塗氟。
服務項目:
◎牙醫師專業塗氟處理。
◎一般性口腔檢查。
◎衛教指導:使用適量氟化物、定期口腔檢查、餐後潔牙、健康飲食等。
四大癌症篩檢
有鑑於癌症已號稱是本世紀人類的頭號殺手!每年國人的10大死因統計,癌症總是蟬聯10大死因榜首。根據衛生署統計,每1000人就有3人罹患癌症,而其中又以大腸癌、口腔癌、乳癌、子宮頸癌等癌症,約占所有罹癌人數的1/3,其實定期接受癌症篩檢,早期發現、及早就醫,就可降低癌症死亡的機率,更能提高癌症的治癒機會,因此,目前國健局提供四大癌症篩檢。
◎子宮頸抹片檢查:民國32~71年次出生的婦女(每年1次),包含子宮頸抹片採樣、骨盆腔檢查、子宮頸細胞病理檢驗。檢查時會先以擴陰器擴張陰道,再以小木棒或刷子輕輕刮取子宮頸剝落的細胞,塗抹於玻片和染色後,經顯微鏡觀察是否有癌前病變或是癌症。檢查結果若正常,應持續每3年至少接受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若有意義不明的鱗狀細胞變化,3到6個月內應再做抹片或 HPV檢測。若有輕度癌前病變,請接受陰道鏡檢查或3到6個月內再做抹片檢查;若有重度癌前病變、意義未明的腺體細胞變化,請接受陰道鏡檢查加切片;若發現為癌症,請接受切片檢查。
◎婦女乳房攝影檢查:民國31~56年次出生之婦女(每2年1次),有乳癌家族病史者,則提前至40歲開始篩檢。過程中放射師會以壓迫板緊壓乳房, 以獲得清晰的影像,並減少輻射劑量,所以會有輕微疼痛感。檢查結果若無異常,請持續每兩年接受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若有無法確定診斷之變化,需再做其他影像檢查;若有疑似良性變化,應3到6個月內再進行追蹤檢查。
◎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民國31~51年次出生之民眾(每2年1次)。檢查原理是大腸內的腫瘤或息肉,受到糞便摩擦而出血,血液因而附 在糞便表面排出,經採集表面糞便送至檢驗室檢驗,即可測出是否含血液。
為避免糞便中血紅素受熱破壞,檢體應放在含保存液之採便管冷藏保存,並盡速送回檢驗;檢查結果若為陰性,應持續每2年接受1次糞便潛血檢查;檢查結果若為陽性,就要接受大腸鏡檢查確診,無法做大腸鏡檢查時,可用鋇劑攝影加乙狀結腸鏡檢查。
◎口腔黏膜檢查:民國71年次前出生且有吸菸或嚼食檳榔(含已戒檳)者(每2年1次)。醫師目視檢查口腔黏膜,看是否有疑似癌前病變或癌症的病灶。檢查結果若為陰性,應持續每2年接受1次口腔黏膜檢查;若為陽性,就必須到醫院口腔外科或耳鼻喉科確診,並遵從醫囑每3到6個月定期追蹤。
成人健康檢查注意事項
由於每家特約醫院、診所辦理之時段(例如每星期幾之上午或下午)不盡相同,所以,受檢前仍須先向特約醫院、診所洽詢及預約檢查時間。因為包含抽血檢查,所以必須空腹8小時以上,因此,檢查前8小時請勿吃任何飲食,以便空腹驗血;另外,檢查時建議穿著寬鬆易脫服裝,並盡量避免化妝及塗指甲油,假若曾經有某些疾病或是任何不適症狀,也必須主動告知,以供醫師或檢驗師參考。
老人長者健檢注意事項
和成人健檢方式相同,受檢方式都是在每年7月1日到12月31日之間,持全民健康保險卡及身分證至特約醫院、診所接受檢查。健保卡僅做查驗之用,不需加蓋戳章,除掛號費外,接受檢查時,不用再繳交部分負擔。
勞工健康檢查注意事項
針對勞工健康檢查實際執行的狀況,還是必須視各家公司的福利制度而定,就像有些雇主認為勞工健檢過於「陽春」,寧願多花些錢讓員工享受全套健康檢查,有些公司則無分年齡區別,一律每年提供一次免費健檢,有些公司甚至無視「勞工健康保護規則」的存在,無規畫員工健檢。
四大癌症篩檢注意事項
民眾只要攜帶健保IC卡,免掛號、免負擔即可做篩檢,很多醫療院所並有專人提供個案管理作業。另外,就台北市而言,已經提供「線上申請癌症篩檢預約服務」,市民只需要上台北市政府衛生局網站(http://screening.health.gov.tw/),填上個人資料,就會有工作人員主動與您聯繫,接洽四大癌症篩檢事宜,可說相當方便。
【本文摘自 常春月刊35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