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最新調查:3大NG避孕行為!算安全期、體外射精皆上榜;每年超過2萬名女性因非預期懷孕身心飽受煎熬
字體
瀏覽人次:4233 返回列表

根據最新的網路調查顯示,國內18~35歲女性的避孕認知及行為仍有改善空間,三軍總醫院婦產部部主任張芳維提醒,若無生育計畫,應避免高風險避孕行為,同時整理出3NG避孕行為,若誤用恐影響之後的懷孕機率。

 

NG 1:避孕賭孕氣,交給命運來安排?

女性主要使用保險套避孕(86%),並同時選擇計算安全期(35%)、體外射精(34%)等高風險方式避孕。

 

張芳維提醒,國健署建議之有效避孕方式有:保險套、口服避孕藥、子宮內避孕器、避孕貼片等,雖避孕效果無法達百分之百,仍有一定作用,安全期和體外射精則非建議避孕方法。臨床建議最有效的避孕方式則為「雙重避孕」,即為男性全程戴保險套、女性服用常規避孕藥。

 

NG 2:不小心體內射精,還有物理方法可處理?

若不小心發生保險套破洞、體內射精等意外時,雖然有66 %女性會盡速就醫諮詢、64%服用事後避孕藥補救;但調查也發現,平均每5位女性就有1位用水沖洗陰部的錯誤方式緊急處理。

 

NG 3:事後和事前避孕藥都一樣,只差服用時間點不同?

調查也進一步指出,高達64%女性選擇服用事後避孕藥補救,卻有過半數人不清楚兩者差異。

 

張芳維提醒,雖然前後藥物成分相似,但事後藥的高劑量荷爾蒙恐引起強烈副作用,長期服用也可能亂經,或是影響日後懷孕的機率。

 

非預期懷孕身心壓力大,45出現焦慮症狀

張芳維指出,因擔心藥物副作用而採用錯誤避孕方式,若非預期懷孕恐招致更大的身心壓力;根據國外研究顯示,女性在意外懷孕至人工流產前罹患憂鬱症的風險較有生育規劃的女性高出 2.5 倍。

 

其他的研究也顯示,女性因意外懷孕要人工流產前,40-45% 的女性會出現焦慮症狀,約 20% 的女性則有抑鬱症狀。流產後心理痛苦會減輕,但高達約 30% 的女性在一個月後仍會遇到情緒問題。

 

醫界建議雙重避孕:保險套+避孕藥

雖然目前醫界建議最有效的避孕方式為「雙重避孕」,原則1是男性全程使用具避孕效果並能同步預防性傳染病的保險套,原則2則是女性每天規律服用常規事前避孕藥。但根據最新網路調查統計,台灣事前避孕藥使用率不到5(35%),與歐美國家相比仍偏低 (德國54.3%、法國50.5%);女性對於事前避孕藥的常見迷思,例如長期服用會傷害卵巢、子宮等。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常務理事暨奇美醫院婦產部部長蔡永杰強調,目前已有使用天然雌激素、能有效降低副作用的事前避孕藥可以選擇,女性無須擔心藥物副作用而採用錯誤的避孕方式。兩位醫師特別在9 26 日的世界避孕日前夕攜手疾呼,女性應遵循「雙重避孕」原則,找回自身的避孕自主權,才能降低非預期懷孕的機率。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避孕藥忘記吃怎麼辦?藥師揭「補救方式」 漏服「超過O時」7天都需額外避孕
·事後避孕藥「這樣吃」全錯! 專家示警:1個月內服用「超過O次」恐害內分泌亂糟糟

 

加入常春月刊LINE@好友,即享更多健康資訊!

 

 
返回列表
活動看板 ACTIVITY

本期雜誌促銷

常春月刊二年24期,優惠價3,600元

我要訂閱

我要訂閱